云南特色小吃:蕎粑粑
簡介
蕎粑粑---迪慶地區的彝族、傈僳族都栽苦蕎和甜蕎,并以此為主食之一。
特點:蕎粑粑具有清火潤腸健胃的功效,其味微苦可口,干香回甜,可蘸蜂蜜水食用。
迪慶地區的彝族、傈傈族都栽苦蕎和甜蕎并以此為主食之一。蕎粑粑做時用開水與苦蕎面和拌,捏成餅狀可放入火塘中燒烤,也可放入水中煮,熟后蘸蜂蜜吃,細軟而無苦味,清涼潤腸,是人見人愛的藥用食品;甜蕎面則用水和稀在鍋內攤餅,翻動幾次,即可食用,這兩種蕎粑粑在各大賓館現都有售。
做法
主料:苦麥面。
1.盆內裝苦蕎面加水,用力攪拌成糊狀。
2.小鐵鍋洗凈燒熱,放入蕎面漿加蓋,烤至成熟色黃即可,分次烤成一個個小餅,切成數塊裝盤上桌。
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是寧蒗小涼山地區的一種菜品,苦蕎粑粑成為當地的一道風味食品。寧蒗小涼山地區盛產苦蕎,苦蕎適合在氣候寒冷和土壤貧罷的地方種植,生育期短,以往用作糧食或飼料栽培。苦蕎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
營養價值
研究結果表明,蕎麥中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種礦物質無素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蘆西是蕎麥(尤其是苦蕎)的特有成份,肯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較好的預防、治療作用,對控制和治療糖尿病總有效率達93%。另外,它還有健胃、化滯、清熱等功效。近年來,因其籽粒的營養保健和藥用價值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被譽為“長壽食品”??嗍w粑粑蘸冬蜂蜜進餐,苦甜爽口,回味無窮。
食品文化
在祭壇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時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總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族)燒出的苦蕎粑粑,擺上十天半月不 會變質。
相關食品
目前,麗江地區利用小涼山、老君山所產蕎麥開發出蕎酒,蕎餅、蕎絲等產品,頗受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