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功夫麻辣燙品牌故事介紹
1979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從此,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物質匱乏的年代,農村人在吃穿上都很節約,劉家小孩又比較多,父母當然不會給劉正梅太多的物質關愛,縱然劉正梅在家排行 小,但俗話說"新老大,舊老二,破破爛爛給老三",所以劉正梅小時候幾乎沒有穿過新衣服,都是穿姐姐剩下的。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年幼的劉正梅下定了決心,以后要開個服裝廠,自己做衣服,這樣就可以隨便穿新衣服了。
在劉正梅的童年記憶里,她除了幫父母賣菜,還要幫哥哥照顧小孩子,還得作家里的"大廚",張羅全家人吃飯。但煩重的勞動并沒有影響劉正梅的學習,她反而更加刻苦了。初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省重點中學,但由于當時家庭貧困,實在沒有錢供她上學, 終,劉正梅只好帶著滿腹的淚水和不甘心離開了學校。
離開學校,就應該工作了,劉正梅開始努力尋找自己的 份工作。當時,正逢國家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啟動,農村開起了很多小作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正巧,劉正梅的鄰居在蘇州開辦了一家服裝作坊,兒時就夢想有自己服裝廠的劉正梅被介紹去鄰居服裝作坊打工。對服裝行業除了有美好的幻想外,劉正梅對這行一無所知,只能從學徒工做起,工資也低得可憐,但劉正梅不計較這些。
借市場環境的大好東風,這家小作坊一下了發展成500多人的工廠了。勤奮的劉正梅也被老板看好,慢慢讓她開始接觸重要的工序及工作,沒日沒夜的拼搏了一年多,劉正梅學到了一手好技術。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正梅的工友得知自己在上海認識一家服裝廠正在招工,這立即引起了劉正梅的興趣,毗鄰蘇州的大上海對劉正梅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她一直想去繁華的大城市看看,而且那里還有很多服裝廠,更是行業的匯集地,去更大更有前途的服裝廠工作是她一直以來的追求。但來到上海這家服裝廠后,劉正梅發現這家廠和老家蘇北沒什么區別,與自己想像當中的完全不一樣。工廠在上海郊區,而且服裝廠的生意也不是很景氣,劉正梅在這里做了不到半年服裝廠就倒閉了。劉正梅不敢將自己失業的事情告訴家里人,因為家里還等著她這份收入。而且自己年齡也大了,父母一直催促她回家結婚生子??蛇@不是她想要過的生活,她不想走父母的老路,既然走出去了,就要干一番事業。
一家服裝廠倒閉了,還有更多家的服裝廠正在紅紅火火發展著。手有技術,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冒著高溫,劉正梅幾乎跑遍了附近所有的職業介紹所,這段時間,她也被人騙過,經常交了幾百塊押金之后就不了了之了。還好 后找到了一個也是做服裝的新廠,在這家廠里劉正梅做了一年多,而且從這里找到了新出路,萌發了新的念頭。
原來這家服裝廠里每年都有很多技術好、能力強的工友東渡到日本到打工,聽說雖然很累很苦,但能賺到大錢。對此情境劉正梅動心了,希望自己也能去日本,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怕。但苦于沒有機會,她只能一邊做一邊等待時機的出現。
又是一年新年。劉正梅回老家過節,偶然間在電視上看到日本服裝廠要在蘇州招工的新聞,這消息讓劉正梅激動不已。第二天一早她就買了去蘇州的車票,她跟家里人說去蘇州看一個朋友,實際上她是打算去參加日本服裝廠的面試。
到蘇州后,劉正梅才知道去日本打工不像她之前看到的那么簡單。她以為自己到得算早的,但是沒想到考試牌已經排到200號了,可見競爭有多激烈。但后來這個號碼 終改變了劉正梅的一生,200號,成了她一輩子忘不了的號碼。
終于輪到自己考試了,雖然考試通過率只有3%,但劉正梅一點也不緊張,她相信自己的技術,從拷邊到裁剪到筆試,劉正梅都完成得非常好。幾天之后,劉正梅收到消息,得知自己順利通過了考試,換句話說就是拿到了去日本打工的通行證!太令人興奮了!劉正梅一時之間竟難以抑制自己的激動!想想自己以前在服裝廠沒日沒夜地加班,很多工友都說她傻,不知道偷懶取巧,現在想想,要不是當初把基本功學好并扎牢了,這次去日本的機會肯定輪不到自己!
但當劉正梅回到家里,把去日本的消息告訴家里人時,只有姐姐表示很高興,父母都反對她去日本,因為傳聞都說女孩子去了日本就回不來了,為此,母親甚至以脫離母女關系來威脅。但劉正梅想得很清楚,一定要走出去看看,自己不能一輩子待在蘇北的農村里。在劉正梅的一再堅持下,父母 終勉強同意了,劉正梅走的時候家里人沒有送她,她含著淚水上了去機場的大巴。
到日本后,劉正梅做事情更加賣力,雖然在同去日本的一批員工中劉正梅年紀 小,但做事情卻是 快的。為此,日本老板很欣賞她,很快她就當上了小組長。這下同去的老鄉不服氣了,心想我們都是一起來的,她的年紀又小,憑什么管我們呢?劉正梅也知道老鄉的想法,她只能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起的比誰都早,睡的比誰都晚,做的都是別人不愿意干的,時間長了,老鄉也沒話說了。
在日本消費水平高是眾所周知的,為了攢點錢,劉正梅省吃儉用,非常艱苦。那里的白菜都是分開賣的,折算下來一斤竟要20多元人民幣,想想自己老家種的大白菜一斤才幾分錢,劉正梅根本舍不得買,肉就更不敢奢望了,每個月 多吃一次肉絲炒白菜,平時都是自己下面條吃。
到了日本,不能還是光靠裁縫手藝生活,總得學點技術,哪怕是學點日語對以后也是有好處的,劉正梅一直這樣想著。實際上,只有初中文化的劉正梅學日語和日本人交流簡直難比上天。為了學日語,劉正梅特意讓父親從國內郵寄過來一本日語字典,為了不影響舍友睡覺,劉正梅都是晚上在工廠走廊里背字典。有的老鄉看到劉正梅在背字典說"這有什么用呢?我們以后又不在日本,賺錢后回老家蓋房子嫁人。"老鄉的質疑和不解,并沒有削減劉正梅學日語的熱情,幾年之后,劉正梅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了。
初次創業
白領,雖然收入不錯,但永遠是給別人打工,一直想當老板的劉正梅當然不會滿意。一次她去松江看望老朋友,她發現這里日本人很多,因為松江有上海市更大的工業區,工業區里很多日本企業。在日本的時候劉正梅發現日本很多小酒吧生意很好,自己能不能就在松江工業區附近開一個日式小酒吧?她把這個想法跟父母說了,父母堅決反對,因為在父母看來酒吧不是什么好地方,給人的感覺就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就像上次去日本一樣,劉正梅再次和家里人搞僵了,但這次她選擇了妥協,因為父母年紀大了,她不想再讓老人家生氣。可是劉正梅是真的很看好酒吧生意, 后她想到了一個看起來是魚和熊掌能兼得的辦法:找朋友合伙做,自己出資金讓朋友出面管理,這樣父母不會知道,自己也能過一回當老板的癮??蓜⒄窙]想到,就是這個看起來魚和熊掌能兼得的辦法讓她得不償失,賠了血汗錢又損失了友情。原來,幫劉正梅打理酒吧的朋友是她在日本認識的,在日本的時候他幫了劉正梅不少的忙,所以劉正梅很信任他。聽說劉正梅有開酒吧的想法,他主動說過來幫忙,劉正梅想有這個朋友的幫忙自己會輕松許多,只要自己定時去拿營業款就可以了。劉正梅和她這位朋友有在日本生活的經歷,日語又好,服務更是沒的說,很快這家小酒吧就在松江工業區里的日本人中傳開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劉正梅心里都盤算著買房買車了。正當買房夢買車夢越來越近的時候,劉正梅卻收到了銀行的欠款通知單,原來當初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是以朋友名義來辦手續的,營業執照等文件上寫的都是朋友的名字。結果劉正梅的朋友把酒吧抵押給銀行貸款去炒股了,股票虧了她朋友也跑了,銀行要變賣酒吧的物品,收回酒吧的租賃權。聽到消息的時候劉正梅腿都軟了,本以為能收回投資買車買房,結果卻把幾年打工的錢給賠了,更傷心的是,被自己 信任的朋友給騙了。
劉正梅難過了很久,想想自己這些年艱苦的日子,真是有點后悔當初為什么不早點嫁人呢,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小女人快承受不了這些磨難了。
命運轉機
后來劉正梅想通了,反正從小家里就窮,自己本來就一無所有,現在只不過又回到了起點。她相信憑自己現在的能力,一定會有東山再起的日子。為了省錢,她經常去租住的房子樓下吃 便宜的麻辣燙。一到晚上,一對夫妻都會推著手推車到這里來擺攤賣麻辣燙,一直賣到凌晨2點多,由于實惠又好吃生意一直很好,夫妻兩忙都忙不過來。劉正梅仔細做過統計,一般從晚上7點到凌晨2點,夫妻倆可以賣掉300多碗,一碗平均5快錢,就是1500塊。麻辣燙的燙菜都很便宜,一般到菜市場快要收市的時候,買些剩下來的就可以了,1500塊錢可以賺1000多塊呢,算下來一個月就是3萬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3萬塊比自己以前當經理賺的還多啊!而且麻辣燙投資也不大,一個燙爐、幾張桌椅、外加一些涮菜漏斗、菜籃子,只需要幾千塊就可以開起來了,不像酒吧和服裝。劉正梅心里盤算著,自己現在也沒多少錢,剛好能滿足這個項目的投資??墒亲约河植粫雎槔睜C,去哪學呢?她試過去向擺攤的師傅請教,結果人家被一口回絕了。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所以人家說就算出多少錢都不教。這沒有讓劉正梅氣餒,她想師傅不教我就自學,不信學不成材。于是劉正梅每天晚上都去吃他們的麻辣燙,而且每次都只點兩三個素菜,心思不在吃而在看他們怎么做,有時候看到關鍵時刻,一天要去四五次。因為劉正梅是老顧客,老板也不好意思說她,就這樣吃了不下百碗,她開始自己在家里試做麻辣燙了,結果不管怎么都做,就是做不出店里的味道。劉正梅一狠心決定繼續去看,她還是每次都只要一點點菜,而且不斷要求加湯,因為麻辣燙中湯的成本也很高,賣給她的麻辣燙根本賺不到錢,這下可把擺攤的老板氣壞了。劉正梅知道老板急了,就跟老板說實話:"我是真心想跟你學做麻辣燙的技術的,您就教教我吧,我保證不在你附近開店。"老板看劉正梅懇求得非常真誠,就答應了幫她指點一下。其實麻辣燙好吃不好吃關鍵看湯,而好湯是憑好的配方和經驗勾兌調出的。在老板的指點下,劉正梅終于調制出湯鮮味美的麻辣燙湯。因為老板的麻辣燙是四川做法,味道重且比較油膩,她考慮到江南人對飲食的偏好,對湯進行了改良,經她做出的麻辣燙湯鮮香而不油膩,親朋好友品嘗后都大加贊賞,這令她信心倍長。
二度創業
劉正梅把經營酒吧失敗的事和開麻辣燙店的計劃告訴了父親,父親沒有反對,但是要求必須讓他到店里幫忙,這樣他才放心。劉正梅雖然不太愿意父親再操勞,可是如今自己錢也不多,父親來了正好可以幫忙。就這樣她在父親的幫助下投資5萬塊在松江開了 家麻辣燙店,至今她還清楚地記得一個數字——1800!那是她的麻辣燙店 天的營業額,一個月下來她賺了2萬多。為了省錢,劉正梅沒有雇用員工,就她和父親兩個人張羅,經常是一大早騎著摩托車趕到店里開始熬骨頭湯,晚上要忙到12點以后才能收攤,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兩點多了。 難熬的是冬天,寒風刺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般,手摸到冷水更是刺骨的疼,一年下來手上全是傷痕,父親的腰也彎了,這讓她感到十分難受。還好 年賺了20多萬,第二年劉正梅請了四個員工,這樣自己和父親都輕松了許多。由于麻辣燙味道好、分量足,服務也熱情,劉正梅的生意越做越好。
2006年,經過幾年的經營,劉正梅經營的麻辣燙店已走向正軌,技術、管理方面也不斷得到完善,憑著多年的經驗,她看到了發展方向,決定投入50萬元創立自己的品牌——"熱火功夫"!不到一年的時間,熱火功夫真的火了起來,全國開了數百多家店。
幸福生活
現在劉正梅不僅買了本田車,而且還住進了價值百萬的別墅,并把父母從老家接來享福,劉正梅也為人父母了,不過她還再繼續努力地為孩子、為家人、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熱火功夫麻辣燙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十幾個省市和地區,擁有1000多家連鎖加盟店,其獨具一格的美食口味不斷得到人們的贊賞與認可,甚至在國內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麻辣燙熱潮,就連眾多知名媒體也爭相追蹤報道,如《中國教育衛視》、《旅游衛視》、《青海衛視》、《上海生活時尚頻道》和《河北衛視》等先后對其獨特的美食口味和良好廣泛的品牌知名度進行采訪報道,深受創業投資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