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鍋雞
簡介
地鍋雞是山東、江蘇、安徽等地的漢族名菜。地鍋菜起源于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
特點:
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并存的特點。
如今,有廚師將傳統地鍋菜的制法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小龍蝦等好吃的地鍋佳肴。
做法
原料:
柴雞600克、面粉300克、玉米粉80克、雞蛋2個、姜片15克、蒜仔25克、青紅椒2條,八角、花椒、精鹽、料酒、老抽、美極鮮醬油、鮮辣味粉、雞精、味精、高湯各適量,精煉油250克。
做法:
一、主料 柴雞洗凈斬成塊,沸水待用。
二、配料 面粉、玉米粉納盆,磕入雞蛋,加少許精鹽、味精,接著摻入適量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隨后把面團下成25克重的劑子(約16個),團成團,用清水略浸泡,制成薄餅,貼在鍋邊上,用小火慢慢烘烤。
三、制作過程另鍋放油燒熱,爆香姜片、蒜仔、八角、花椒,倒入雞塊,烹入料酒,煸炒至水分將干時,添入高湯,加蓋燜至湯汁濃稠、雞塊熟時,下入青紅椒,調入精鹽、味精、雞精、鮮辣味粉、美極鮮醬油,稍后再下少許老抽調色并起鍋盛入面餅鍋中,隨配酒精爐(或小土爐)上桌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