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餅
簡介
麥餅是浙江省漢族傳統名點之一,目前以浙江臺州,溫州,金華的麥餅最知名。麥餅有甜有咸,甜的以糖和芝麻為餡,咸的內放蝦皮、蔥花、肉丁、香干,或摻以蛋等為餡,搟成團扇大小狀,烙熟即成。在農村,手巧的農婦經常用麥餅招待客人,或在農忙的時候帶上幾只麥餅去田頭干活,當干糧。
歷史文化
傳說在南宋初,金兵大舉伐宋,奸相秦檜對侵略者納幣稱 臣,茍且偷安,對抗金名將卻一味打擊。廣大愛國軍民對秦檜的賣國行徑恨之入骨,于是將麥粉和油放進烘缸里烤制而成。起名曰麥缸餅(賣國餅),此餅別有風味,松脆噴香。往來旅人常備為干糧。時間久了就叫成了麥餅,但是在浙江一些地區,還是有人愛叫它麥缸餅(賣國餅)。而另一種麥餅則以浙江臨海的麥餅為特色,其麥餅不采用烘烤,而是平底鐵鍋油煎,雙面刷菜籽油而成,噴香軟嫩,主要餡料是土豆泥,冷飯,咸菜等,獨具地方特色。
做法
做麥餅時,先做好麥餅里面的餡,可以放霉干菜或咸菜,要擰得很干才行,切好肥肉丁,加入鹽和味精一起拌勻。再糊好面團,在面粉里加少許水,放個雞蛋吃起來會更酥香。揉均勻面團,隨后把面團捏成碗狀,放進事先準備好的餡,再把面團捏攏,在面板上用搟面杖把饅頭狀的面團搟平,成為盤狀,搟得越薄越好,但不能露餡,就做成了麥餅。下一道工序是烹制麥餅。
烹制麥餅要掌握火候,一般在大鐵鑊里完成這道工序。把做成的麥餅貼在鍋上,等麥餅的皮有點焦黃,翻個面,再烙,另一邊也焦黃了。就把麥餅拿出來,在鐵鑊里放一個麥餅閣(土制,弧型的道具),再把麥餅放在四周,把鐵鑊蓋蓋上,連續翻三次,麥餅就熟。每次燒三次柴草,燒了柴火,就把麥餅翻個,三遍完了,麥餅就熟了(注:用柴火烘烤的麥餅最正點)。剛掀開鐵鑊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沒有吃時,口水都流下來。燒火也是很有學問的,一般在鍋灶洞兩邊燒,不然麥餅是很容易燒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