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特色小吃:坨坨肉
簡介
坨坨肉,彝語稱“烏色色腳”, 意思是豬肉塊塊。因其每一塊肉的重量均在二三兩上下,成“坨”狀,故名。是迪慶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將豬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熱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鹽;肉熟后撈起,再撒蒜水,鹽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時需用雙手拿肉。其味非常鮮美,因煮時不能爛燉,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則肉生,“火候”稍過則肉硬,因此,一般人不會做。且要趁熱即食;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易做此道菜。
做法
原料:取高山無污染原生態雞、豬、羊、?;铙w新鮮瘦肉型為坨坨肉的主要原料。調料:以木姜子根粉、精鹽、辣椒粉、花椒粉、味精、蒜泥水為坨坨肉的主要調料。
制作方法:
1、將剛宰殺的雞、豬、羊、牛等鮮肉砍成拳頭般大小的坨坨肉;
2、往一口大鐵鍋里備好山泉水,并開始加燃火力;
3、把砍成拳頭般大小的坨坨肉倒進鍋內涼水中開始煮;
4、鮮肉在鍋內涼水中煮開時,再加大火力繼續沸煮大約半個小時,之后火力開始減慢;
5、后煮至血水泡沫全部消盡而肉湯清白后兩三分鐘時,即可撈起坨坨肉放在用竹子編織的簸箕內;
6、在簸箕內趁熱就開始給坨坨肉撒上適量精鹽,攪拌后待湯水滴盡至肉不冷不熱;
7、將坨坨肉分裝在盤子內端上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