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脫臼 手腕脫臼癥狀有哪些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07 19:23   2,217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手腕脫臼)手腕脫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一種情況。有些人因為手腕用力不正確,造成了手腕脫臼。手腕脫臼的癥狀有哪些呢?手腕脫臼如何治療效果比較好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一、手腕脫臼癥狀有哪些

1、疼痛

疼痛是脫臼的基本癥狀,由于關節脫臼,肌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大多數脫臼的患者都會有疼痛的癥狀.

2、畸形

關節脫臼是指受到外力或其它因素影響,導致關節脫離關節窩,關節的活動范圍變大,這種情況下關節脫離了原有的位置而導致關節畸形.

3、功能障礙

人體的不同關節有不同的活動功能,當關節脫臼后,關節旁的韌帶不能正常牽引關節的活動,這樣就會導致關節活動障礙.

4、肢體旋轉

少數畸形關節脫位后還會出現肢體旋轉
少數畸形關節脫位后還會出現肢體旋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疾病,與健側不對稱.

二、脫臼復位后還是疼怎么辦

1、脫臼復位后還會疼嗎

如果脫臼沒有其它的損傷,那么脫臼復位后是不會覺得疼痛的,尤其是一些病理性或習慣性的脫臼通過復位手法后是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的.

2、為什么脫臼復位后疼

外力以引起的關節脫臼通常伴有軟組織挫傷,甚至伴有肌腱、韌帶的斷裂,如果沒有及時予以治療,及時在關節復位后也會伴有長時間的疼痛.

3、脫臼復位后痛怎么辦

脫臼復位后痛怎么辦
如果脫臼復位后仍然感到劇烈疼痛,首先考慮手法復位是否到位,如果經過醫生確定已經確定完全復位,建議做進一步檢查,例如:ct等,以便對其它的并發癥狀.

脫臼的治療方法

一、西醫治療

對關節脫位的治療,不同部位方法略有不同,現介紹幾個常見關節脫位部位的治療。

1、肩關節脫位

大多為后脫位,除老年肌肉松弛之新鮮脫位外,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有。

希氏法

傷員仰臥位,術者立于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窩部,于胸壁和肱骨關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后,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并漸向軀干靠攏復位。

牽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1~2分鐘后,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食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 操作時不可粗暴,以免引起肱骨外科頸骨折,復位后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后,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 手法復位不成功則去進行手術開放復位,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

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

術前一手握患肢
術前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旋轉其前臂,當前、后輕旋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

①預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并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

③復位后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④解除外固定后應繼續鍛煉髖骨活力和髖部肌力,然后持拐不負重步行。

三個月后X線照片證實股骨頭無缺血性壞死征象,可逐漸棄拐步行。 一年內應仍應定期檢查股骨頭情況。

二、關節脫位中醫治療方法

關節脫位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診治藥物治療

內服

中成藥丸劑、酒劑、膠囊、蜜丸、顆粒劑、中草藥,并根據每個患者的個人狀況配以食療。

外用

貼劑、藥物熏洗、藥物熏蒸、藥物透敷、針灸、艾灸、藥熨、火療、藥物噴射。

2、理療

激光針刀、四肢疾病治療儀、全身康復治療儀、智能型極超短波治療儀、三維智能干涉波治療儀、全科治療儀、藥物離子導入儀、電腦骨創傷治療儀、遠紅外線理療艙、經皮給藥治療儀、微波治療儀、偏振遠紅外光電腦疼痛治療儀、磁療儀、經絡導平儀。

3、靜態療法

架雙拐行走、下肢床頭牽引、推拿學位按摩、功能康復鍛煉。通過中醫治療打通微循環和經絡,促使壞死骨質吸收,骨壞死區域修復,同時應用靜態療法幫助恢復功能。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手指脫臼怎么辦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了解了如何治療手指脫臼了吧,手指脫臼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避免給生活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結語:如果身體有任何一個部位脫臼,那么都會造成行動不自如。在平時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手腕脫臼,千萬不可以在強制拉扯,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去治療。這樣對于治療手腕脫臼比較有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071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