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30 02:08   1,348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比較習慣吃玉米,但是很多人不吃玉米須,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呢,玉米須的副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玉米須吧。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米絲的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上,玉米的柱頭茶好是對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飲料,除了“三高”的治療,還有待治療的腎炎、膽囊炎、膽結石也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趕快去看看吧。

治糖尿病

枸杞子20克

玉米須30克,山藥30克,枸杞子2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

治前列腺炎

玉米須20克,馬齒莧10克,開水沖泡,每日兩劑。

治黃疸型肝炎

準備玉米須五十克,還有茵陳三十克,以及梔子二十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7天為一療程。

治尿血

開水沖泡,代茶飲

玉米須50克,生地20克,白茅根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

治腎炎,急性膀胱炎

玉米須40克,車前草30克,加水煎取約300毫升液汁,分兩次溫服,每日兩劑。

治膽囊炎

玉米須30克,茵陳20克,蒲公英10克,加適量水煎取300毫升液汁,一天分兩次溫服,一般5天為一療程。

治膽結石

準備玉米須一百克,還有大棗五十克,以及茵陳六十克,加水煎取約300毫升液汁,食棗,分兩次溫服藥湯。每日一劑,連用7天。

治小兒尿頻

玉米須20克,全櫻子5克,加水煎取約200毫升藥汁,調入適量紅糖,代茶飲。每日一劑,一般3-5天見效。

治婦女產后腹痛

玉米須50克,水煎20分鐘,取汁300毫升,調入紅糖20克,溫服,每日分兩次服用。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都有哪些呢,我們又該如何使用這樣的產品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對玉米須也都是有著一些了解,知道該如何用佳。尤其什么是玉米須呢,對人體的幫助又怎么樣,都是要進行多方面的認識,使得對身體健康,也都是有著很大幫助。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

玉米須,甘平,中醫認為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于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

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于沒有并發癥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通過以上的介紹,對玉米須的藥用價值也都是有著一些了解,那對玉米須在使用的時候,也都是要適量,不宜過多,這樣對身體健康也都是一種保護,那任何的食物在吃的時候,也都是要適量的吃,這樣利于身體營養吸收。

玉米須的食用方法

大家都愛光煮玉米,把玉米須扔掉

大家都愛光煮玉米,把玉米須扔掉。專家指出,這其實是浪費。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須”,性平,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把留著須的玉米放進鍋內煮,熟后把湯水倒出,就是“龍須茶”。

“龍須茶”口感不錯,喝下去甜絲絲的,又經濟實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夏季暑氣重,龍須茶有涼血、瀉熱的功效,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

它還能利水、消腫。在婦科方面,它可用于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通等癥。中醫認為玉米須,甘平,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于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于沒有并發癥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應用于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貧血。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來治療乳腺炎等。另外,玉米須還有開胃作用. 炎熱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須茶有相當不錯的保健作用。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都是比較習慣吃玉米的,可是很少人會吃玉米須,但是小小的玉米須有大作用哦。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185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