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茶”、“訂茶”和“下茶”

 小吃百科   2021-07-01 21:43   1,61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食茶”、“訂茶”和“下茶”在漢族習俗中,許多當地把“提親”一事稱為“食茶”,意指男方媒妁前去說媒,如女方有意向,就以池茶、煮蛋等方法款待。如今浙江省的中部及其他一些當地還在沿襲這一陳

“食茶”、“訂茶”和“下茶”

在漢族習俗中,許多當地把“提親”一事稱為“食茶”,意指男方媒妁前去說媒,如女方有意向,就以池茶、煮蛋等方法款待。如今浙江省的中部及其他一些當地還在沿襲這一陳舊的傳統習俗。

婚事有眉日后,舉行訂親典禮,稱“訂茶”,意指以茶為標志物,男方以重禮相許表誠心,女方無異議,則會收下,并熱心款待男方來人。故稱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稱茶禮,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彼螀亲阅痢秹袅讳洝肪矶凹奕ⅰ?,記載宋時男女雙方相親中意,“則伐柯人通好,議定禮,往女家報定。若豐厚之家,以珠翠、首飾、金器、銷金裙檔及緞匹茶餅,加以雙羊牽送”。清孔尚任的《桃花扇”媚座》中有“花此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的描繪。

清金圣嘆《三吳》詩“十五女兒全不解,逢人容易便留茶”,也是對小姑娘好心的調笑。今閩南、粵東、臺灣等地,民間訂親仍以茶為禮,女方承受男方的聘禮仍稱“受茶”。浙江京興、江蘇南通也有此俗。湖南邵陽、隆回、掛陽、郴州、臨湖等地,訂親則稱“下茶”。

舊時在湖北的孝感一帶,男方備辦的禮物中,有“山茗海沙”,實為茶和鹽。茗生于山,鹽出于海,取“信誓旦旦”之意。在浙江金華一帶,還有喜婆送給新郎的“雞蛋茶”或“子茶”,指定讓新娘吃,涵義生子。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667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