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清明節有祭祖踏青的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美食也有很多,各個地區吃的食物都不同。今天咱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清明節吃什么傳統食物。
清明節吃什么傳統食物
1.青團
清明節的時候,我國南方地區會吃青團。青團也叫做清明果,是南方地區在清明節吃的傳統食物。在糯米粉中加入用艾草或者鼠曲草的草汁,混合在一起制作的團子青綠油亮,而且有非常濃郁的清香味。青團的口味也很多,棗泥餡,芝麻餡,花生餡以及菜肉餡,深受大家的喜歡。
2.撒子
在民間,清明節有吃寒食的習俗,而寒食當中的撒子最受歡迎。撒子其實就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將它放入油鍋中炸之后特別的酥,金黃可口。在我國山東地區撒子不僅是平時的點心,也是清明節必吃的美食之一。所以一到清明節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撒子,炸撒子,在清明節的時候端出來吃。
3.子推饃
子推饃,又叫做老饃饃,它里面包的是雞蛋或者是紅棗,一個有半斤那么重。子推饃的頂端四周會貼上面花,面花其實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蛇,有兔,有蟲,有燕子或者文房四寶。這種圓形的子推膜是在端午節時專門給男人們食用的。
4.芥菜飯
清明時節,在閩東一些地區有吃芥菜飯的習俗。據說吃了芥菜菜飯就可以終身不長芥子。所以到了清明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芥菜制作好吃的芥菜飯。
5.吃餃子或餛飩
餃子和餛飩是我國的傳統面食,北方人吃餃子比較多,而南方人則是吃餛飩。一般重要的節日里,餃子或者餛飩都是少不了的主食,所以清明節也不例外。
關于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其實清明節不光會吃這些美食,有的地方還會吃歡喜團子,吃潤餅菜吃菠菠粿,吃棗糕,大蔥,雞蛋等等各個地方吃的傳統食物都不一樣。所以如果大家想對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更多的了解,相信去全國各地走一遭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