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28 22:20   2,20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大青葉,中藥名。主治:熱毒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近年來此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除可用治上述諸癥外,又可用于痰熱郁肺、咯痰黃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腦炎,既可單味應用于預防,又可配合柴胡、銀花、連翹、板藍根、玄參、生地等,能清解氣分、營分的熱毒,可用治各種乙腦,而以偏熱型較為合適。中國各地市售的大青葉品種甚多,植物來源各異,又:爵床科植物馬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藍。豆科植物木藍。以上植物的葉,都做為大青葉使用,也均能作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藍外,其根均作為板藍根使用。

大青葉

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大青葉的副作用

【別名】大青(《本草經集莊》)。

【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寥科植物蓼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馬藍等的葉或枝葉。植物形態詳"大青根"、"藍實"、"板藍根"各條。

【成份】蓼藍、大青、菘藍、菘青、木藍均含靛甙,水解、氧化后成青黛。含靛藍5%以上。馬藍含靛甙,在空氣中氧化后產生靛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

①《別錄》:"療時氣頭痛,大熱,口瘡。""藍葉汁,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毒。"

②陶弘景:"療傷寒方多用此,除時行熱毒為良。""藍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煩悶。甚療蜂蟹毒。"

③《綱目》:"主熱毒痢,黃疸,喉痹,丹毒。""藍葉汁,解斑蝥、芫青、樗雞,朱砂、砒石毒。"

④《本草正》:"治瘟疫熱毒發狂,風熱斑疹,癰瘍腫痛,除煩渴,止鼻衄、吐血,殺疳蝕、金瘡箭毒。凡以熱兼毒者,皆宜藍葉搗汁用之。"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腸炎,菌痢,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感冒發熱,齒齦出血。"

⑥《江西草藥》:"治急性肝炎,肺結核,矽肺,牙痛,蛇傷,過敏性皮炎。"【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具x方】①預防乙腦,流腦:大青葉五錢,黃豆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七天。(《江西草藥》)

②治乙腦,流腦,感冒發熱,腮腺炎:大青葉五錢至一兩,海金砂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二劑。(《江西草藥》)

③治溫毒發斑:大青四兩,甘草、膠各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納豉煮三沸,去滓,乃納膠,分作四服,盡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發汗不解,及吐下太熱,甚佳。(《補缺肘后方》)

④治時行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大青三兩,梔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兩,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無所忌。(《延年方》大青湯)

⑤治麻疹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參、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荊芥、甘草、淡竹葉。水煎熱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湯)

⑥治風疹,丹毒:大青搗爛,鼉之即散(先以磁鋒砭去惡血)。(《本草匯言》)

⑦治熱甚黃疸:大青二兩,茵陳、秦艽各一兩,天花粉八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⑧治無黃疽型肝炎:大青葉二兩,丹參一兩,大棗十枚。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⑨治熱病不解,下痢困篤欲死者: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三兩,膠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劑。(《補缺肘后方》大青湯)

⑩治小兒赤?。簱v青藍汁二升,分四服。(《子母秘錄》)

⑾治熱盛時瘧,單熱不寒者:大青嫩葉搗汁,和生白酒沖飲。(《方脈正宗》)

⑿治肺炎高熱喘咳:鮮大青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蜜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⒀治上氣咳嗽,呷呀息氣,喉中作聲,唾粘:藍實葉浸良久,搗絞取汁一升,空腹頓服,須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兩日將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師集驗方》)

⒁治血淋,小便尿血:鮮大青葉一至二兩,生地五錢。水煎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⒂治喉風,喉痹:大青葉搗汁灌之,取效止。(《衛生易簡方》)

⒃治咽喉唇腫,口舌糜爛,口甘面熱:大青、升麻、大黃(銼、炒)各二兩,生干地黃(切、焙)三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利即愈。(《圣濟總錄》大青湯)

⒄治小兒口瘡不得吮乳:大青十八銖,黃連十二銖。上二味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方》)

⒅治大頭瘟:鮮大青葉洗凈,搗爛外敷患處,同時取鮮大青葉一兩,煎湯內服。(《泉州本草》)

⒆治腦熱耳聾:大青、大黃(銼、炒)、梔子(去皮)、黃芪(制)、升麻、黃連(去須)各一兩,樸硝二兩。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圣濟總錄》大青丸)

⒇治淋巴腺炎;闌尾術后感染等炎癥:大青葉、木芙蓉葉各半斤,蒲公英三兩。水煎十二小時,取汁20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藥》)

(21)防治疔、癤、痱子:一大青葉(鮮)三兩。水煎服,每日一劑。二大青葉適量,水煎濃汁,加薄荷油適量,洗患處,每日二至三次。(《江西草藥》)【臨床應用】煎服10~ 15克。用治溫病、血熱發斑、壯熱不退以及血熱妄行的上部出血癥等。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服。

①《本草經疏》:"不可施之于虛寒脾弱之人。"

②《本草從新》:"非心胃熱毒勿用。"

③《得配本草》:"虛作瀉者禁用。"

大青葉作用與功效

作為一種常用的中藥,大青葉經常被使用來與其他中藥搭配治療疾病,但是中醫專家表示,大家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不僅要懂得這種藥物的功效,還要了解藥物的副作用。

大青葉作用與功效,大青葉的藥材性狀,大青葉適用人群,廣東大葉青茶可以加枸杞喝,大青葉的鑒別方法

1、大青葉作用與功效

一、大青葉的副作用

既然大青葉是一種中藥,那么,大青葉的副作用自然就不大,但是,如果人群比較特殊就另當別論呢,比方說,如果是在孕期或者是哺乳期服用大青葉的話,就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主要體現在如果在孕期長期使用大青葉可能會讓胎兒出現撤藥綜合征,如果在孕晚期使用大青葉則有可能出現孩子呼吸抑制的情況,要是是抗癲癇用藥還有可能會讓胎兒出現畸形呢。要是在哺乳期用大青葉治病的話,大青葉的副作用就體現在其會讓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一定的抑制。

二、什么人不能服用大青葉

有人說既然大青葉的副作用已經有所了解,那么,其用藥的人群是否有要求呢?在經過了解以后小編發現孩子最好不要服用這種藥物,而如果有對撲熱息痛或者是咖啡因過敏的人群也是不能夠服用大青葉的,另外,要是有胃潰瘍或者是嚴重的腎功能不全,亦或者是存在肝硬化病癥等等疾病的病人也是不能夠服用大青葉的。

三、大青葉用藥禁忌:

1、脾胃虛寒者慎服大青葉。

2、非心胃熱毒勿用大青葉?!侗静輳男隆?/p>

3、脾胃虛寒者禁用大青葉?!兜门浔静荨?/p>

4、無實熱者忌大青葉?!夺t略六書·藥性總義》

5、大青葉不可施之于虛寒脾弱之人。

2、大青葉的藥材性狀

大青葉的藥材性狀

菘藍葉

干燥葉皺編成團塊狀,有時破碎,呈灰綠色或黃棕色。完整的葉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4~11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微波狀;先端鈍尖,基部漸狹,延成翼狀,上面有時可見點狀突起,下面中脈明顯。葉柄長5~7厘米,腹面稍凹下。質脆易碎。氣微弱,味稍苦。以葉大、無柄、色暗灰綠者為佳。

大青葉主要產自我國的江蘇、河南、安徽、浙江、河北等地方。

大青葉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1.《別錄》:"療時氣頭痛,大熱,口瘡。""藍葉汁,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弘景:"療傷寒方多用此,除時行熱毒為良。""藍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煩悶。甚療蜂蟹毒。"

3.《綱目》:"主熱毒痢,黃疸,喉痹,丹毒。""藍葉汁,解斑蝥、芫青、樗雞,朱砂、砒石毒。"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大青葉被應用到更多的醫學領域,但是在這里提醒大家,在購買大青葉的時候不宜亂用,一定要看清藥品說明,特別是對于準備備孕及孕婦來說,一定要避免服用此藥物。

臨床治療

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預防:每日用大青葉6錢,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連服6天。觀察100人,服藥后發病者占10%;而對照組(未服藥)250人中發病者占24%。治療:3歲以下每次3錢,每日3~6次,水煎服。168例患兒用藥后半數在4~12小時內退熱,平均退熱時間約在17小時左右;另報道78例,2~6歲每次2~6錢,6~14歲O.5~1兩,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葉、貫眾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成人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3~4次。據100例觀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內體溫恢復正常,其它癥狀也隨之逐漸消失。

治療流行性感冒

大青葉煎劑每次10毫升(相當于生藥1兩),日服3次,連用3~5天。治療24例,9例在1天內體溫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內體溫下降至正常。

治療麻疹肺炎

用100%大青葉糖漿與100%蒲公英濃縮煎液等量混合內服。每周歲3~5毫升,每日3次。治療小兒麻疹肺炎150例,多數于4~5天癥狀和體征悄失,病兒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進,胸部x線透視陰影消失。追蹤1月未見復發。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用大青葉3兩,配合胡頹葉1兩、萊菔子5錢,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據52例觀察,有效率為75%。鎮咳祛痰作用較好,平喘作用不明顯。對單純性的效果優于合并肺氣腫者。

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對急性普通型傳染性肝炎效果最為顯著。用大青葉配合丹參、郁金、貫眾、大棗組成復方治療100例急性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有效率達94%。服用大青葉后多數在3~10天內自覺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檢驗恢復或接近恢復者一般為2~20天。用法:大青葉(蓼藍)成人每次1兩煎服,根據病情輕重每日3~6次。

結語:由此可見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用的,尤其是孕婦,是不能使用大青葉的,大家一定要銘記。不過,大青葉在治療一些疾病上,效果還是非常的好的。

3大青葉適用人群

適用人群

脾胃虛寒者忌服。

1.《本草經疏》:"不可施之于虛寒脾弱之人。"

2.《本草從新》:"非心胃熱毒勿用。"

3.《得配本草》:"虛作瀉者禁用。"

治療附方

1.預防乙腦,流腦:大青葉五錢,黃豆一兩,水煎服,每日劑,連服七天。(《江西草藥》)

2.治乙腦,流腦,感冒發熱,腮腺炎:大青葉五錢至一兩,海金砂根一兩.水煎服,每日劑。(《江西草藥》)

3.治溫毒發斑:大青四兩,甘草、膠各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納豉煮三沸,去滓,乃納膠,分作四服,盡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發汗不解,及吐下太熱,甚佳。(《補缺肘后方》)

4.治時行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大青三兩,梔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兩,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服之無所忌。(《延年方》大青湯)

5.治麻疹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參、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荊芥、甘草、淡竹葉。水煎熱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湯)

6.治風疹,丹毒:大青搗爛,鼉之即散(先以磁鋒砭去惡血)。(《本草匯言》)

7.治熱甚黃疸:大青二兩,茵陳、秦艽各一兩,天花粉八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8.治無黃疽型肝炎:大青葉二兩,丹參一兩,大棗十枚。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9.治熱病不解,下痢困篤欲死者: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三兩,膠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服,盡更作,日夜兩劑。(《補缺肘后方》大青湯)

10.治小兒赤?。簱v青藍汁二升,分服。(《子母秘錄》)

11治熱盛時瘧,單熱不寒者:大青嫩葉搗汁,和生白酒沖飲。(《方脈正宗》)

12.治肺炎高熱喘咳:鮮大青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蜜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3.治上氣咳嗽,呷呀息氣,喉中作聲,唾粘:藍實葉浸良久,搗絞取汁一升,空腹頓服,須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兩日將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師集驗方》)

14.治血淋,小便尿血:鮮大青葉一至二兩,生地五錢。水煎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5.治喉風,喉痹:大青葉搗汁灌之,取效止。(《衛生易簡方》)

16.治咽喉唇腫,口舌糜爛,口甘面熱:大青、升麻、大黃(銼、炒)各二兩,生干地黃(切、焙)三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利即愈。(《圣濟總錄》大青湯)

17.治小兒口瘡不得吮乳:大青十八銖,黃連十二銖。上二味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方》)

18.治大頭瘟:鮮大青葉洗凈,搗爛外敷患處,同時取鮮大青葉一兩,煎湯內服。(《泉州本草》)

19.治腦熱耳聾:大青、大黃(銼、炒)、梔子(去皮)、黃芪(制)、升麻、黃連(去須)各一兩,樸硝二兩。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圣濟總錄》大青丸)

20.治淋巴腺炎;闌尾術后感染等炎癥:大青葉、木芙蓉葉各半斤,蒲公英三兩。水煎十二小時,取汁20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藥》)

21.防治疔、癤、痱子:一大青葉(鮮)三兩。水煎服,每日劑。二大青葉適量,水煎濃汁,加薄荷油適量,洗患處,每日至三次。(《江西草藥》)

臨床應用

一、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

據數百例的觀察,治愈率達93~98%。大多數病例于服藥后1~4天內體溫降至正常,繼之頭痛消失,其它癥狀亦漸次緩解,但病理反射大多于熱退后3~5天才消失。據臨床觀察,單味大青葉對輕,重型效果較好,對極重型等危急病例,須結合其它中西療法處理。即使在使用單味大青葉治療過程中,亦常須采用針灸、西藥等對癥處理,或按辨證施治原則加用其它中藥。各地報道所用大青葉的品種不一,有十字花科的菘藍,也有爵床科的馬藍,一般臨床應用時亦未加區別。劑量及用法:煎劑內服,5歲以內者1~6錢,6~14歲~1兩,每3~4小時服1次,病情減輕后改為4~6小時1次或每日3次,服至體溫正常3日后停藥?;杳圆±捎帽秋暦ü嗳搿?/p>

二、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預防:每日用大青葉6錢,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連服6天。觀察100人,服藥后發病者占10%;而對照組(未服藥)250人中發病者占24%。治療:3歲以下每次錢,每日~6次,水煎服。168例患兒用藥后半數在4~12小時內退熱,平均退熱時間約在17小時左右;另報道78例,2~6歲每次~6錢,6~14歲O.5~1兩,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葉、貫眾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成人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4次。據100例觀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內體溫恢復正常,其它癥狀也隨之逐漸消失。

三、治療流行性感冒

大青葉煎劑每次10毫升(相當于生藥1兩),日服3次,連用3~5天。治療24例,9例在1天內體溫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內體溫下降至正常。

四、治療麻疹肺炎

用100%大青葉糖漿與100%蒲公英濃縮煎液等量混合內服。每周歲3~5毫升,每日3次。治療小兒麻疹肺炎150例,多數于4~5天癥狀和體征悄失,病兒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進,胸部x線透視陰影消失。追蹤1月未見復發。

五、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用大青葉3兩,配合胡頹葉1兩、萊菔子5錢,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據52例觀察,近期有效率為75%。鎮咳祛痰作用較好,平喘作用不明顯。對單純性的效果優于合并肺氣腫者。

六、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對急性普通型傳染性肝炎效果最為顯著。用大青葉配合丹參、郁金、貫眾、大棗組成復方治療100例急性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有效率達94%。服用大青葉后多數在3~10天內自覺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檢驗恢復或接近恢復者一般為2~20天。用法:大青葉(蓼藍)成人每次兩煎服,根據病情輕重每日~6次。

七、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大青葉(爵床科馬藍)成人每次~1.5兩,小兒5歲以下海歲1錢,6~12歲~8錢,12歲以上0.9~1兩,水煎服,每日~8次。治療41例,多數病例在用藥后1~2天內體溫降至正常,同時中毒癥狀消失,療效顯著者占68.2%。與青霉素治療組對照,療效并不遜色,如兩者合并使用,則效果似更顯著。

八、治療細菌性痢疾及急性胃腸炎

成人每日用于大青葉(大部分為馬鞭草科路邊青,少部分為爵床科馬藍)45克煎汁1次頓服,或90克2次分服,連服至痊愈后1~2日停藥。治療菌痢(其中慢性者1例,余均為急性)及急性胃腸炎計300余例,均獲較好效果。治療后完全退燒所需時間為1天左右,排便次數和大便外觀恢復正常及鏡檢陰性所需時間平均不足5天,隨訪未見復發或轉為慢性者。本法曾用以治療小兒腹瀉亦獲較好效果。

九、治療急性闌尾炎

每日用木青葉3兩,分3次煎服,或用大青葉1兩配合元胡、木香、香附、赤芍各3錢煎服,治療13例,均有療效。服藥后多數在2~6天內疼痛和壓痛消失,白細胞和體溫恢復正常,1例在第9天壓痛消失。

大青葉對多種細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均有效果。除治療上述疾病外,臨床上曾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口腔、五官等科感染性疾患,如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膽管炎、多發性癤腫、產褥熱、乳腺炎、流產后感染、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牙周炎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此外,曾報告1例患者,因口腔潰瘍用大青葉(馬鞭草科路邊膏)液注射后引起血尿反應,經停藥及對癥處理后即止。

結語:大青葉不僅可以緩解流行性感冒,對于一些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臨床應用也對它作了詳細的解釋,大家通過我們的文章對它有了更詳細的了解了嗎?

4廣東大葉青茶可以加枸杞喝

廣東大葉青茶可以加枸杞喝

飲廣東大葉青茶不僅能增進營養,而且能預防疾病。廣東大葉青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

很多人喜歡喝茶,同時也喜歡在茶葉里加入一些東西,包括枸杞、紅棗等,枸杞和茶葉一起泡會有什么問題嗎?

枸杞子是一味常用的補肝益腎中藥,其色鮮紅,其味香甜?,F代醫學研究證實其含有甜菜鹼、多糖、粗脂肪、粗蛋白、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鈣、磷、鐵、鋅、錳、亞油酸等營養成分,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還能抗衰老、抗突變、抗腫瘤、抗脂肪肝及降血糖等作用。

廣東大葉青茶葉含有兒茶素與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多項實驗證明,茶葉能延緩衰老、預防癌癥。常喝茶可以防止細胞基因突變、抑制惡性腫瘤生長,降血脂、降血壓,防止心血管疾病,還可以預防感冒、齲齒及消除口臭等。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養肝明目、潤肺止咳的功效,很多保健養生的藥物中都含有枸杞。枸杞含有氨基酸、生物堿、甜菜堿、酸漿紅素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多種亞油酸。

廣東大葉青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別用開水沖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有不少人干脆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沖泡。但是,廣東大葉青茶葉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身體難以吸收的物質。餐館里流行的八寶茶中也是既有茶葉又有枸杞,雖然茶的量比較少,但也不宜多喝。

廣東大葉青可以加蜂蜜喝

很多人喝茶喜歡加蜂蜜,喝廣東大葉青茶可以加蜂蜜嗎?答案是:可以喝,但蜂蜜兌茶水會變黑。

蜂蜜中若含游離二價鐵過高,鐵就與茶葉中的茶多酚發生反應,就會發生絡合反應,產生藍黑色沉淀。視覺上有些不美觀,但對人體是沒有毒害的。

像康師傅蜂蜜綠茶這樣的茶飲料,是因為飲料里面含水比較多,實際上蜂蜜和綠茶的成分已經很少了,比如每升含蜂蜜0.5g,僅相當于約萬分之五的含量,而且廠家對蜂蜜的品種是有所選擇的。另外,經過加工,又過濾掉了不穩定物質,所以不會變色。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兩者的結合還是很好的。蜂蜜的含鐵量為1--10毫克/千克,如要達到鐵的中毒量,1個50公斤體重的人,就需要進食9千公斤至9萬公斤蜂蜜,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就是達到長年男子日需12毫克的鐵供給量,也需日服蜂蜜1.2--12公斤, 這也是不可能的。同時,由于目前市場上蜂蜜中的鐵含量較低,且多為二價鐵,這些鐵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可以放心食用。

特別喜歡飲茶的人,將1--2匙蜂蜜放入溫茶中飲用,還有止渴養血,潤肺益腎之功能。經常飲用不僅可預防感冒, 便秘,失眠,改善心臟供血, 還可清咽利喉,對用嗓多的人是一種極好的保健品; 給愛喝茶的小孩在溫茶水中加入適量蜂蜜,但口感好,還可使小兒能吃能睡,體健,肌膚紅潤,體重增加;在乘車或乘船前1--2小時飲用一杯蜂蜜茶水,可預防暈車, 暈船;用蜂蜜茶水含漱法治療口腔潰瘍 3日內疼痛消失,粘膜潰瘍面充血水腫消退,無滲出,潰瘍面積縮小,3~5天愈合。

廣東大葉青的沖泡三要素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沖泡方法,廣東大葉青的沖泡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泡茶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廣東大葉青,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為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才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系。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沖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為主。

5大青葉的鑒別方法

大青葉的鑒別方法

類似品

1、蓼藍:為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um Ajt.的葉.主產河北安國及天津。形狀是:葉多皺縮或已破碎。完整葉呈橢圓形,長3~lOcm,寬2~5cm,先端鈍,基部漸窄,葉脈于背面較突出,側脈也明顯,色較淺,葉柄扁平,基部抱莖,具膜質葉鞘。質脆易碎。氣微臭、味稍苦。銷東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等省市。

2、馬藍: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的葉。主產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及湖南。形狀是:葉多皺縮成不規則團塊,呈黑綠色至暗棕黑色。完整葉片呈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3~5cm,葉緣有細小淺鈍鋸齒,先端漸尖,基部狹窄;葉脈背面稍明顯,小枝呈四棱形,棕黑色。氣微弱,味淡。

3、大青(路邊青):為馬鞭草科植物大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的葉。湖南叫“淡婆婆葉”或“淡親家母葉。”形狀是:葉片呈長橢圓形至細長卵圓形,微折皺,長6~20cm,寬2~7cm,葉面呈棕綠色或棕黃色,葉背色較淺,全緣或微呈波狀淺齒,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有的有葉柄,呈細圓柱形。質脆易碎。氣微弱,味稍苦而微澀。

形狀鑒別

1、菘藍:葉片長橢圓形至長圓倒披針形、長4~11cm、寬1~3cm。全緣或微波狀,先端鈍尖,基部與葉柄合成翼狀。質脆易碎。味微酸、苦、澀。

2、蓼藍:葉片橢圓形,長3~10cm,寬2~5cm,先端鈍,基部漸窄,葉柄抱莖、具膜質葉鞘。質脆易碎。氣微、味稍苦。

3、馬藍:葉片呈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3~5cm,葉緣具淺鈍鋸齒,先端漸尖,基部狹窄、葉柄四棱形,棕黑色。氣微、味淡。

4、大青(路邊青):葉片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6~20cm,寬2~7cm,全緣或微呈波狀,先端漸尖,基部鈍圓,葉柄細圓柱形。質脆易碎。氣微,味稍苦而微澀。

大青葉的食用方法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脾胃虛寒者慎服;無實熱者忌;不可施之于虛寒脾弱之人。

[1]、大青葉治溫毒發斑:大青四兩,甘草、膠各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納豉煮三沸,去滓,乃納膠,分作四服,盡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發汗不解,及吐下太熱,甚佳。(《補缺肘后方》)[2]、大青葉治時行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大青三兩,梔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兩,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無所忌。(《延年方》大青湯) [3]、大青葉預防乙腦,流腦:大青葉五錢,黃豆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七天。(《江西草藥》)

[4]、大青葉治乙腦,流腦,感冒發熱,腮腺炎:大青葉五錢至一兩,海金砂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二劑。(《江西草藥》)

[5]、治熱甚黃疸:大青二兩,茵陳、秦艽各一兩,天花粉八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6]、大青葉治無黃疽型肝炎:大青葉二兩,丹參一兩,大棗十枚。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7]、治麻疹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參、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荊芥、甘草、淡竹葉。水煎熱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湯)

[8]、大青葉治風疹,丹毒:大青搗爛,鼉之即散(先以磁鋒砭去惡血)。(《本草匯言》)

[9]、大青葉治熱病不解,下痢困篤欲死者: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三兩,膠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劑。(《補缺肘后方》大青湯)

[10]、治小兒赤?。簱v青藍汁二升,分四服。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997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