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味精和雞精想必大家都陌生,而且我們每天做菜都會用到。但是大家知道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嗎?相信會有很多人不太清楚。其實這兩樣調味品不單單是味道上面有所差異,它的制作和作用等都有很大的區別。那么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吧。
雞精和味精的區別
1、主要成分的區別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糧食作物,通過發酵,提取等一系列步驟而成的產品。
雞精是以(雞粉)雞骨粉、雞油等濃縮抽取物為主料,配以味精、食用鹽,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種復合調味料。
2、作用效果的區別
味精主要起到增鮮的效果,吃完易容易導致口干。
雞精因為具有雞肉的獨特風味和鮮美而備受關注。
3、適用范圍的區別
味精一般適用于要增加鮮味的菜肴、湯、調味汁等,從而引起人們的食欲。
雞精可以用于任何味精的使用場合,適量加入到菜肴、湯、面食中,均有較好的增鮮作用,尤其是在湯中火鍋中加入雞精、雞粉熬制,其香氣、滋味協調、效果倍增,令人食欲大開。
4、營養成分的區別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是氨基酸的一種,也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因為雞精當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雞粉,所以還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
溫馨提示
味精不宜一次性多吃,人體在短時間內攝取過量的谷氨酸鈉,超過機體代謝能力,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重則引起食物中毒。
味精,雞精
各有特點
味精能補充人體的氨基酸,有利于增進和維持大腦機能。因其具有很好的鮮味,故可增進人的食欲。味精有助于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
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雞精則具有以下特性:取料上是雞肉與雞蛋復合生產的,既有雞的鮮味又有其香味。其化學成分是核甘酸與谷氨酸鈉,且鮮度上乘,實現了增鮮調味的二合一。
另外,它還具有耐高溫、不串味、食后不干等優點。這些都是其他調味品無法比擬的。
味精雞精要合理使用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涼菜、做湯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規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飪當中使用味精要注意,
1、不要在滾燙的鍋中加入
而要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于120℃時,會變為焦點谷氨酸鈉,食后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
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
如糖醋魚、糖醋里脊等。味精呈堿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肴走味。
3、在含有堿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
味精遇堿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鮮味。
4、注意咸淡程度
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食鹽與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圍內,即可達到圓潤柔和的口味,作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于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
5、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高湯、雞肉、雞蛋、水產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6、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
因為味精可能會引起胎兒缺陷,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
結語:看完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對于雞精和味精的區別有了很大的認識和理解。其實不管是哪樣,雖然它能夠使我們做的菜更加鮮美,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多吃。平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健康養生,從每天做起。后小編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