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景天的吃法)你知道紅景天是什么嗎?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那么你知道紅景天的吃法有哪些嗎?紅景天該如何儲存呢?紅景天的藥用價值有哪些?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紅景天的吃法
紅景天味道甘、澀,一般都是用水煎煮來喝的。所以也是可以泡水喝,可以煎著吃。
紅景天味道甘、澀,一般都是用水煎煮來喝的
不過相對來說,煮著喝效果更好,因為煮著喝比泡著喝時,能讓紅景天的成分更加完全溶解,營養也更充分。
但紅景天的吃法要看是根塊,還是粉末狀的,根塊狀的應煮著吃,而粉末狀是更適合于泡著吃。
想要泡水喝的話,用紅景天五到十克這樣子,研磨成細分,然后沖開就好,再加上一點蜂蜜就好了,攪勻即成。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飲1次。即可補氣養心,增強人體適應能力,又能緩解疲勞,增強人體適應能力。同時,紅景天還可以配大棗、桂圓等一起泡飲,或浸酒和配以其他中藥調配使用,每次用量20到30克。
煮著吃時,可先將紅景天用水浸泡3到4個小時,然后用小火煎煮40分鐘左右即可。
值得提醒的是,孕婦和小兒服用紅景天時,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囑咐,為防引出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如果需要去西藏等高原地區旅行時,可提前10天服用紅景天,這樣的抗高原反應效果更好。
紅景天的貯藏方法
宜置于通風干燥處,要注意防潮,防蛀。
紅景天的藥用價值
紅景天的應用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青藏高原的人就以它入藥,以強身健體,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
紅景天的應用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青藏高原的人就以它入藥
民間常用來煎水或泡酒,以消除勞累或抵抗山區寒冷。同時還防病健體和滋補益壽。因其有扶正固本、補氣養血、滋陰益肺的神奇功效,歷代藏醫將其視為“吉祥三寶”。
人體氧氣含量不足,就會出現缺氧癥狀,包括頭痛、疲倦、呼吸困難、眩暈等,嚴重或是突發性的則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一般來說,這個現象常發生于高原地區,導致高山癥,甚至一些致命的并發癥。缺氧是一種緊張性刺激,會引起身體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
紅景天的適應原樣作用,能提升機體對有害刺激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加強肌體的適應性。透過增強體內細胞的氧氣擴散,或氧氣運用效益、抗氧化的能力,有助提高身體對缺氧刺激的適應力。
總結:看完這篇文章,現在大家知道紅景天的吃法有哪些了吧。紅景天的作用有很多,而且使用起來也是很方便的,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煎煮的吃,都是可以的。
紅景天的藥用價值與應用
紅景天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藥材,不但可以補氣清肺,還能起到益智養心的作用。那么紅景天在醫學上究竟有哪些具體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醫中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詳細的學習一下補益藥中關于紅景天在醫學上應用的相關知識。
紅景天
別名
掃羅瑪爾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庫頁紅景天、圣地紅景天、唐古特紅景天等的全尊。
采收和儲藏:全草春、秋兩季均可采收,以秋季為好,除去地上枯萎莖葉,挖掘全株,大的根莖作種用,除去泥土,曬干或在70℃以下烘干。
采收和儲藏:全草春、秋兩季均可采收,以秋季為好
原形態
1.庫頁紅景天:多年生草本。根粗壯,有分枝,通常直立,少數模生;根頸粗短,先端被多數膜質鱗片狀葉?;?-30cm。下部的葉較小,疏生,上部的葉較大,密生,葉片長圓狀匙形、長圓狀菱形成長圓狀披針形,長7-40mm,寬4-9mm,先端急尖至漸尖,莖部楔形,邊緣上部有粗牙齒、下部近全緣。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花密集,雌雄異株;萼片4,披針狀線形,長1-3mm;花瓣4,稀為5,黃色或黃綠色,線狀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6mm;雄花中有雄蕊8,較花瓣長,有不發育的心皮存在;雌花中心皮4,花柱向外彎曲;鱗片4,長圓形,先端微缺。蓇葖果,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直立,長6-8mm,喙長約1mm。種子長圓形至披針形,長2mm,寬0.6mm?;ㄆ?-6月,果期7-9月。
2.圣地紅景天: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粗壯,圓柱形,肉質,褐黃色,有分枝;根頸短,被多數披針狀三角形鱗片?;ㄇo少數,直立,不分枝,稻稈色,老時被乳頭狀突起。葉互生,幾無柄;葉片肉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llmm,寬4-6m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具4-5淺裂。傘房花序,頂生,花兩性;萼片5,披針狀三角形,長3-5mm,寬1.2mm;花瓣5,白色,狹長卵形,長10-11mm,寬1.2-2mm;雄蕊10,花藥紫色;鱗片5,近正方形;心皮5,狹披針形,花枝細。蓇葖果,長約6mm。種子長圓狀披針形,褐色?;ㄆ?月,果期9月。
3.唐古特紅景天:多年生草本,高10-30cm。主根粗長,有分枝,根頸無殘留的老技,先端被三角形鱗片?;ㄇo多數,叢生;花莖上的葉互生,無柄;葉片線形,長l-1.5cm,寬約lmm,先端鈍漸尖?;ㄐ蚓o密,傘房狀,雌雄異株;雄株花莖高10-17cm,花序下有苞葉;萼片5,線狀長圓形,先端鈍;花瓣5,粉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雄蕊10,2輪,對瓣的長約2.5mm,對萼的長約4。5mm;鱗片5,四方形,先端微缺;心皮5,狹披針形,不育;雌株花莖高15-30cm;花萼、花瓣、鱗片與雄花基本相同,心皮發育成5枚蓇葖果,長約1cm,紫紅色,喙長約lmm,直立或稍外彎。種子多數,有網紋,具翅,淡褐色?;ㄆ?-8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 生于海拔1600-25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下、碎石灘及高山凍原。
2.生于海拔2700-4600m的高山草地和巖石縫處。
3.生于海拔2000-4700m的高山巖石縫隙中,高山礫石帶或近水邊。
資源分布
1.分布于黑龍江、吉林等地。
2.分布于西藏及云南西北部。
3.分布于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庫頁紅景天野生于海拔1700-2300m的山地
生物學特性:庫頁紅景天野生于海拔1700-2300m的山地,平均氣溫4.9--7℃,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年日照時數2200-2500h,無霜期60-75d,多生于石壁上、山坡底部、溝谷兩側沙堆上。喜溫暖涼爽氣候,抗嚴寒、怕水澇。以選海拔稍高、夏季晝夜溫差較大、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栽培為宜。重粘土、鹽堿地、低洼積水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用種子、根莖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種子細小,千粒重0.13-0.15g,適宜發芽溫度15-20℃,貯存1年喪失發芽力。選成熟飽滿的新種子,可用赤霉素加ABT生根粉浸種,能促使發芽及生根,出苗率達70%。育菌可用溫室或塑料大棚、室外陽畦。春播4月;秋播10月,尤以秋播為佳。條播或撒播。播后覆細土及蓋草。經常保持苗床濕潤,防止人畜踐踏床面,陽光過強時要適當遮蔭。培育1年,于4月下旬至5月初或9月中、下旬移栽。按行距10-15cm開溝,株距7-10cm,將幼苗斜放于溝內,覆土2cm。根莖繁殖,結合收獲時,選取較大根莖,剪成3-5cm的小段,稍晾1-2d,使傷口愈合。春栽4-5月;秋栽9-10月,以秋裁為宜,按行珠距20-25cm×10-15cm,斜栽,覆土,稍加鎮壓。
田間管理:幼苗期要注意松土除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遇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
病蟲害防治:有蚜蟲為害幼嫩莖葉。
性味
寒;甘;澀。
歸經
肺經。
功能主治
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主氣虛體弱;病后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燙火傷;神經癥;高原反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結語:通過上文的了解,我們詳細的學習了補益藥中關于紅景天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紅景天治療氣虛體弱、病后畏寒、氣短乏力等癥狀都有著顯著的療效,對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編建議大家患有此類疾病還是要在醫生的診斷下科學用藥哦!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補益藥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