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黃花魚的做法 吃黃花魚可增進食欲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1-05 18:16   3,225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紅燒黃花魚的做法)黃花魚又叫黃魚,黃花魚的肉質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黃花魚有很多的吃法,比如紅燒黃花魚、清蒸黃花魚、炸黃花魚等等,那么黃花魚怎么做好吃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介紹的紅燒黃花魚的做法。

方法一

主料

準備幾條黃花魚。

做法

1.黃花魚去鱗去膛洗凈。

2.加入鹽和白酒抹勻,往魚腹內塞入姜絲,腌制15分鐘。

3.把燒黃花魚需要的輔料準備好。

4.把雞蛋打散。

5.黃花魚均勻的裹上蛋液。

6.取一平底鍋,加少量的油燒熱,放入黃花魚,以中火煎至雙面呈金黃色。

7.把大料炸一下,然后再加入蔥、生姜和大蒜。

8.放入醬油 醋 糖 鹽 。

9.加入開水,沒過魚。

10.燒開轉中小火燒至湯汁收干即可。

方法二

主料

大黃花魚2條。

輔料

大蔥適量姜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老抽一勺白糖1勺米醋一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

1.黃花魚去除內臟,去掉魚鰓,魚鱗刮掉清洗干凈。

2.魚的兩面切上花刀,魚身涂抹少量鹽腌制15分鐘。

3.鍋里放油加熱,把腌好的黃花魚擦干,放入鍋中單面炸成金黃再翻過來炸另一面。

4.姜切片,大蔥切段,粗的可以切兩半。

5.鍋里油熱后放進蔥段和姜片爆香。

6.倒入足量開水,大火把水煮沸。

7.放進提前炸好的魚,加入老抽、米醋、料酒和白糖,湯汁再次煮沸改中小火,下面煮的差不多再把魚身翻個面,讓兩面都能煮透入味,湯汁變濃稠就可以起鍋了。(魚之前用鹽腌過,如果覺得不夠咸,出鍋前再放點鹽調味)。

方法三

主料

黃花魚。

輔料

香菜、菜椒、辣椒、大蒜頭、生姜。

步驟

1. 黃花魚。

2. 洗凈。

3. 用老抽腌漬20分鐘。

4. 輔料:香菜、菜椒、辣椒、大蒜頭、生姜。

5. 香菜、菜椒、辣椒、大蒜頭、生姜洗凈。

6. 熱鍋油七成熱煎魚。

7. 兩面煎好后放料酒。

8. 把腌漬的醬油倒入加熱水、姜、蒜頭放入蓋鍋蓋燒八分鐘。

9. 開蓋加菜椒、辣椒燒一分鐘左右。

10. 魚盛出,把香菜在魚汁中拌好入味,我喜歡這種吃法。

黃花魚的營養價值

1. 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2. 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并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黃魚具有抗菌效果,相對其它魚類來說保持新鮮的時間會更長,有漁民曾把黃魚的生肉貼在墻上跟其它魚同時貼,發現其它魚肉先腐爛,而黃魚卻相對新鮮)。

3.黃花魚味鮮美,可增進食欲。此外,黃花魚的白脬,可炒煉成膠,再焙黃如珠,稱魚鰾膠珠,具有大補真元、調理氣血的功效,對消化道潰瘍、肺結核、腎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脈管炎等均有較好療效。

性能

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氣,開胃消食。

營養

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鉀、碘等成分。其水解蛋白質含較多的氨基酸,如賴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17種氨基酸。

用途

用于脾胃虛弱,少食腹瀉,或營養不良;脾虛水腫等。用法煎湯,入菜肴。

烹調方法

油炸、煲湯,清蒸。黃花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兩種,大黃魚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黃魚肉嫩味鮮但刺稍多。飯館所用的以大黃魚為多。海魚離水便死,不像江河湖塘的魚可以吃到活的,所以海魚務求新鮮。黃魚的做法很多,糖醋魚、尖鉆魚、干炸魚、醋烹魚、松子魚(即松鼠黃魚)、燴魚羹、炒假螃蟹肉、抓炒魚、紅燒魚,鼓汁黃花魚、椒麻黃花魚都可算為美味。家庭所做黃魚,以"侉燉"為主,黃花魚肉如蒜瓣,脆嫩比淡水魚好,每值庭花綻蕊、柳眼舒青的明媚時節,大青蒜頭伴食家廚自做黃魚,也是人生的一種樂趣。

食療作用

黃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花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中醫認為,黃花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后體虛有良好療效。

魚肉有滋補強壯之功;魚鰾有潤肺健脾、補氣活血之功;魚石有清熱祛淤、通淋利尿之功;膽有清熱解毒、平肝降脂之功?!侗静菥V目》記載黃花魚“甘平無毒,合莼菜作羹,開胃益氣。晾干稱為白鲞,炙食能治暴下痢,及卒腹脹不消,鮮者不及”。同類介紹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肉。黃花魚又稱石首魚、石頭魚、江魚、黃魚、黃爪魚、桂花黃魚。

飲食禁忌

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支氣管哮喘,癌癥,淋巴結核,紅斑狼瘡,腎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忌食。

結語:以上就是紅燒黃花魚的幾種做法,小編還給各位介紹了一些黃花魚的營養價值,吃黃花魚不僅可以增進食欲,而且還能治療水腫等癥狀,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回家試一試哦。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2161.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