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花的藥用價值與應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2-04 00:03   1,90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絲瓜花的藥用價值與應用)絲瓜花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花蕾,花中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咽痛,鼻竇炎,疔瘡,痔瘡。

藥用部位

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花蕾,植物形態詳"絲瓜"條。

成份

花中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而賴氨酸,丙氨酸則在雄花中為多。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咽痛,鼻竇炎,疔瘡,痔瘡。

①《滇南本草》:"清肺熱,消痰下氣,止咳,止咽喉疼,消煩渴,瀉相火。"

②《分類草藥性》:"涂疔瘡,退火毒,消腫。"

③《陸川本草》:"治鼻竇炎。"

④《重慶草藥》:"清熱利便。治瘡毒,痔瘡。"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選方

治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絲瓜花、蜂蜜

①治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絲瓜花、蜂蜜。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紅腫熱毒瘡,痔瘡:絲瓜花五錢,鏵頭草五錢。生搗涂敷。(《重慶草藥》)

③治外傷出血:絲瓜花.秋葵葉。曬干研粉。加冰片少許,同研末外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附:絲瓜

絲瓜的果實含皂甙、絲瓜苦味質、多量粘液與瓜氨酸。籽苗含葫蘆素。絲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

粵絲瓜全植物有殺昆蟲作用。果實對魚毒性很大,未發現有魚藤酮,但含有氫氰酸。

別名

天絲瓜、天羅、蠻瓜、綿瓜、布瓜、天羅瓜、魚鮫、天吊瓜、純陽瓜、天絡絲、天羅布瓜、虞刺、洗鍋羅瓜、天羅絮、紡線、天骷髏、菜瓜、水瓜、縑瓜、絮瓜、砌瓜、坭瓜。

來源

藥材基源:葫蘆科植物絲瓜或奧絲瓜的鮮嫩果實;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實(天骷髏)。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uffa chylindrica (L.) Roem.2.Luffa acutangula (L.) Roxb.

采收和儲藏:嫩絲瓜于夏、秋間采摘,鮮用。老絲瓜(天骷髏)于秋后采收,曬干。

藥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鮮嫩絲瓜提取物(LO43)腹腔注射時對剛斷奶小鼠皮下感染已型腦炎病毒有顯明顯預防作用,感染病毒前注射LO43,保護率可達60%-80%。在感染病毒后注射LO43,保護率只有20%-27%,LO43對已型腦炎病毒無直接滅活作用。初步實驗提示,LO43是一種干攏素誘生劑,其有效成分可能是又鏈RNA,尚需進一步證實絲瓜芽(種子發芽后剪去葉及根)提取物(LO42)對已型腦炎病毒也有相似的作用,LO42的有效成分可被已醇沉演,主要含多糖和核酸。家兔靜注LO42具有明顯的誘生干攏素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核酸,多糧部分無效。

2、抗過敏作用 絲瓜組織培養細胞中的瀉根醇酸(BA),不僅具有與甘草次酸(GA)幾乎相同的抗過敏作用(大鼠I型過敏反應),而且顯示了比GA強幾倍的抑制小鼠耳觸性Ⅳ型過敏瓜在的作用;另外,對組胺、血清素或舒緩激肽引起的小鼠足趾腫脹,BA顯示了比GA強10倍或10倍以上的抑制效果。BA不同于GA,完全不抱制甾體類激素的代謝?;钚?BASK)。瀉根醇 酸是一個有意義的抗過敏藥,其在絲瓜人工培養液中含量很高,而且易于轉化為作用更強的衍生物。

3、從奧絲扭瓜種子中分離得一種糖蛋白,對妊娠大鼠可引起中期流產作用。對無細胞系統可抑制蛋白質合成。

4、毒性 LO43 100μg/ml對部養的兔腎細胞沒有毒性。小鼠每次腹腔注射LO43 200μm/只,76h內注射8次,全部存活,兔靜注LO43 6mg/kg,體溫未見升高[1]。。小鼠每4h腹腔注射120μg/只,共6次;呀每8h注射1次,共3次,隨后每12h1次,共5次。以小鼠全部存活。小鼠口服BASK4g/kg,亦不引起死亡,小鼠腹腔注射瀉根醇酸1g/kg。

絲瓜花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Sī Guā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Luff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奧絲瓜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uffa cylindrica (L.)Roem. Luffa acutangula (L.)Roxb.

采收和儲藏:夏季開花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粗糙,有棱溝,有微柔毛。莖須粗壯,通常2-4枝。葉互生;葉柄粗糙,長10-12cm,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長寬均為10-12cm,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中間較長,長8-12cm,洗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有疣點,下面淺綠以,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長柔毛?;▎涡裕菩弁?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總狀花序的頂端,花序梗粗壯,長12-14cm,花梗長2cm;花萼筒鐘形,被短柔毛;花冠黃色,幅狀,開后直徑5-9cm,裂片5,長圓形,長0.8-1.3cm,寬0.4-0.7cm,里面被黃白色長柔毛,外面具3-5條突起的脈,雄蕊5,稀3,花絲6-8mm,花初開放時稍靠合,后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cm;花被與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長圓柱狀,有柔毛,柱頭3,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長15-30cm,直徑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成熟時肉質,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網狀纖維,由先端蓋裂。種子多數,黑色,卵形,扁,平滑,邊毋狹翼狀?;ā⒐谙那锛?。

【化學成份】絲瓜藥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齊墩果酸(oleanoli caed([1及丙二酸(malonic acid)[2等脂肪酸。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主肺熱咳嗽;咽痛;鼻竇炎;疔瘡腫毒;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清肺熱,消痰下氣,止咳,止咽喉疼,消煩渴,瀉相火。

2.《分類草藥性》:涂疔瘡,退火毒,消腫。

3.《陸川本草》:治鼻竇炎。

4.《重慶草藥》:清熱利便。治瘡毒,痔瘡,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3719.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