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吃保健品的注意事項)懷孕期間,孕婦應注意營養的攝入,但同時也該注意到有些飲食會對自己或者胎兒會產生不良影響。如何挑選孕婦保健品呢?目前許多準備要孩子的,或者已經懷上孩子的準爸準媽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疑問——孕婦吃什么保健品好?孕婦如何挑選保健品呢?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孕婦吃保健品注意事項
1、不宜高脂肪飲食
大量醫學研究資料證實,乳腺癌、卵巢癌和宮頸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嬰兒罹患生殖系統癌瘤的危險。醫學家指出,脂肪本身雖不會致癌,但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這些物質的蓄積能誘發結腸癌。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2、不宜高蛋白飲食
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供應不足,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后恢復健康遲緩,乳汁分泌稀少。故孕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達90-100克。但是,孕期高蛋白飲食,則可影響孕婦的食欲,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
3、不易高糖飲食
血糖偏高組的孕婦生出體重過高胎兒的可能性、胎兒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出現妊娠毒血癥的機會或需要剖腹產的次數,分別是血糖偏低組孕婦的3倍、7倍和2倍。另一方面,孕婦在妊娠期腎排糖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血糖過高則會加重孕婦的腎臟負擔,不利孕期保健。大量醫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孕婦機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優生。
4、不宜高鈣飲食
孕婦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對胎兒有害無益。營養學家認為,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癥,出世后,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邱粱前傾、主動脈窄縮等,既不利健康地生長發育,又有損后代的顏面健美。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前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后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這并不需要特別補充,只要從日常的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
5、不宜濫服溫熱補品
孕婦由于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血流量明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子宮頸、陰道壁和輸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處于擴張、充血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比如人參、鹿茸、鹿胎膠、鹿角膠、桂圓、荔枝、胡桃肉等,勢必導致陰虛陽亢,氣機失調,氣盛陰耗,血熱妄行,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秘等癥狀,甚至發生流產或死胎等。
孕早期吃什么保健品
孕早期營養需要的特點是熱量的需要并不高,即對食物量并不要求很大,只要飲食均衡,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補充少量葉酸即可。如果早孕反應很嚴重,進食很少,熱量及各種營養素都很難保證,可以選擇一些孕婦奶粉或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等孕婦營養品。孕婦奶粉一般來說都強化了維生素、礦物質,但是通常熱量都比較高。如果日常飲食十分正常,就不需要再額外喝上好幾杯孕婦奶粉,否則容易造成熱量的超標。
孕中期吃什么保健品
孕中期以后,由于血容量的增多,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若膳食中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不足,出現貧血,在改善飲食的同時,可適當補充鐵劑量。若考慮3種以上的營養素缺乏,可考慮補充復合制劑。
孕晚期吃什么保健品
到了孕晚期,熱量的需求增加,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量均增加。如鈣的需要量,中國的推薦標準為孕晚期每日需要1500毫克。中國人群膳食結構的一個明顯不足是奶制品攝入較少,很多孕婦孕前很少喝奶甚至不喝奶,奶制品是鈣的一個主要的來源,奶制品攝入較少,鈣的儲備就會不充足,因此,在選擇孕婦營養品時,除了選擇奶類及其奶制品外,可適當補充鈣劑,為了促進鈣的吸收,可以多曬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制劑。
如何挑選孕婦保健品
如何挑選孕婦保健品呢?目前許多準備要孩子的,或者已經懷上孩子的準爸準媽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疑問——孕婦吃什么保健品好?孕婦如何挑選保健品呢?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孕婦營養補充三大誤區
說到孕婦吃什么保健品,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孕婦營養補充上存在的三大誤區——補充維生素多多益善、進口的就是好的、食補就已經足夠。
誤區一:補充維生素多多益善
市場上有許多藥準字的復合營養素,其營養素用量普遍偏大,針對準媽媽或孕婦,含量遠遠超過“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日攝入量”標準,長期服用發生副作用的危險性會增加。
市場上有許多藥準字的復合營養素
誤區二:進口的就是好的
市場上能夠見得到的進口復合維生素,除了含有很多脂溶性維生素外,其成分中還含有銅、鉻、錳、鉬等元素。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顯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在中國這樣的普遍膳食條件下發生鉻、錳、鉬等元素缺乏的報道。
誤區三:食補就已經足夠
有些人認為吃好喝好營養就夠了,吃一些營養劑沒有必要。從營養優生的角度講,盡管孕產婦吃的好,但是由于飲食很難保障營養的全面和均衡,而且每個孕產婦的飲食習慣各異,大多數人程度不同的有偏食,厭食現象,普遍存在的營養攝入破壞,因此就無法滿足營養優生的需求。所以孕婦更需要在孕期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來滿足母體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孕婦保健品并非營養含量越多越好
許多人都認為,孕婦補充維生素和礦質不是越多越好么?其實這是一個營養補充的誤區。孕期某些維生素過量補充不僅不會給孕婦帶來好處,反而會給孕婦帶來很多風險,例如:
維生素A
孕婦若超量服用維生素A,不僅可引起流產,而且還可能發生胎兒神經和心血管缺損及面部畸形。除非已確診患有維生素A缺乏癥,才需要額外補充。一般來說,每日合理的膳食可提供5000~8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這不僅能充分滿足孕婦每日所需,而且也已達到了哺乳期婦女每日8000國際單位維生素A的需要量。
維生素C
孕婦如果每日過量攝入維生素C(超過1000mg)會影響胚胎發育,因為大劑量的維生素C易使體內形成“酸性體質”,這不利于生殖細胞的發育,而且長期過量服用還會使胎兒在出生后發生壞血癥。
維生素D
如果過量(每日超過15毫克)服用則會引起胎兒的高鈣血癥,造成主動脈和腎動脈狹窄,高血壓和智力發育遲緩等。再有就是我們常提到的葉酸,如果每日超過1mg
可影響鋅的吸收而引起鋅缺乏;導致胎兒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增加;還可能掩蓋維生素B12缺乏而使神經系統受損害;可干擾抗驚厥藥物的作用誘發驚厥發作。
同樣,對于準媽媽的孕期營養,其部分礦物質營養素的補充盡管也是必需的,但是依然要求補充有度。例如:
鈣
鈣攝入過高可致高血鈣癥、結石;胎兒出生體重降低;抑制鐵的吸收、降低鋅的生物利用率、使鎂的代謝有潛在毒性;減少磷的吸收;
鐵
可致嘔吐、心衰、性機能障礙;過度補鐵的孕婦到妊娠中期可出現血紅蛋白的過高,這些孕婦生產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的風險會增加4倍左右;
鋅
每日補充超過過量(超過45毫克),易致孕婦胃腸不適、嘔吐,容易造成胎兒早產,發育速度減慢。
碘
如果食鹽中已加了碘,一般不需要再增加碘,因為碘攝入過量可誘發新生兒甲狀腺素不足,影響嬰兒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