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民間端午節歷來就有吃粽子的風俗,那大家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故事是什么嗎?今天咱們就來嘮一嘮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
一、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故事
其實端午節吃粽子是漢族傳統的主要習俗,相傳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我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懷抱大石頭,投入汨羅江。他為國捐軀,深受老百姓的愛戴。但是投入江中之后,魚蝦就會來侵蝕屈原的軀體,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傷害軀體,于是紛紛就用竹筒把糯米裝好之后投入江中來喂魚。魚吃飽之后自然就不會去傷害屈原的屈體了,后來慢慢發展,變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這樣一個習俗,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故事。
二、粽子都有哪些口味
1.蜜棗粽
蜜棗粽是北方人非常愛吃的一種粽子口味,它里面主要是有紅棗,蜜棗加上糯米。新鮮的糯米泡發之后,把它包入粽葉當中,再加入紅棗以及現成的蜜棗。蒸出來之后蜜棗的香甜會融入到糯米當中,非常的好吃,有濃濃的棗香味。
2.咸蛋黃粽
咸蛋黃口味的粽子是大家現在非常喜歡吃的一款口味,在新鮮的糯米中加入新鮮的咸蛋黃,必須是整顆的咸蛋黃加進去之后,與糯米放到一起蒸,蒸熟之后咸蛋黃會滲入到糯米當中,一口咬下去,咸蛋黃的粉沙充滿口腔。所以咸蛋黃粽子現在深受大家的喜歡,價格也比較昂貴。
3.白米粽
白米粽顧名思義就是里面只有糯米,沒有其他食材。不要小看這白米粽,很多人都愛吃這一口,白米粽有好幾種吃法,蒸熟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拿白米粽蘸著白糖來吃,還可以將白米粽切片,放到油鍋里炸著吃,特別的美味。
4.鮮肉粽
鮮肉粽是江浙一帶非常有名的一種口味,尤其是浙江嘉興的鮮肉粽家喻戶曉。鮮肉粽所用到的肉一定要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然后將肥肉與瘦肉搭配在一起,這樣蒸熟之后,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瘦而且不柴,肥肉蒸熟后還會化開,油潤感特別強。
聽完介紹是不是大家已經開始流口水了?原來粽子這么好吃。關于粽子的來歷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了,所以在5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大家一定要吃粽子。而且在端午節時不光吃粽子,還會吃一些其他的食物,所以大家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