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人民都會準備一些食物來慶祝臘八節,一些慶祝活動等等。臘八節人們準備臘八粥、臘八面來祭祀先祖,那么臘八粥怎么來的?臘八粥的寓意有哪些?下面來說一說。
一、臘八粥怎么來的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所以他為一個富人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過了一座木橋,牛從橋上滑下來,摔斷了腿。這位老富翁非常生氣,把他關在一個沒有食物的房子里。朱元璋餓極了,突然在屋里發現了一個老鼠洞。他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鼠的糧倉,里面有大米、豆子和紅棗。他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味道很甜很好吃。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他又想起了這一點,請廚師煮了一鍋各種雜糧雜豆的粥。那一天是臘月初八,所以叫臘八粥。
二、臘八粥的寓意
1.祭品和祈禱
在中國古代,皇帝和皇帝在臘八節有一個臘祭,向八谷星獻祭,慶祝豐收。古代干的東西叫臘,到年底12月祭神時,所有蔬菜、水果、谷物等已經干了,祭祀用的供品也都干了,后來供品從原來的干物變成了臘八粥。
2.給予親朋好友,聯絡感情
祭祀結束后,鄰居、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送臘八粥的習俗。你家我家相互送,可能這個家的臘八粥多是豆類,可能那個家的臘八粥多是谷類,這個甜,那個咸.....只是在彼此品嘗臘八粥的過程中,可以分享收獲后的喜悅,加深親友之間的感情。
3.行善積德
在過去大家庭經常煮很多臘八粥,分給窮人、乞丐和寡婦。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熱騰騰的臘八粥既能填飽肚子,又能御寒,是窮人的一種享受。對于施舍者來說,這也是一種功德。
以上是臘八粥怎么來的介紹,臘八粥是我們慶祝臘八節當之無愧的主角。雖然不同地方的臘八粥差別很大,甚至很多人已經模糊了臘八節,但還是把臘八粥的味道爛熟于心。臘八節嘗一嘗臘八粥的味道,也是體驗了臘八節。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