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我國24節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對于我國人民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春耕的開始,因此大家非常重視。關于驚蟄的傳統飲食習俗也很多,今天咱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驚蟄吃什么傳統食物。
驚蟄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雞蛋
民間有驚蟄吃雞蛋的習俗。其實最早雞蛋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給白虎吃的。據說在驚蟄的時候,會出現一種猛獸,叫做白虎,它不僅兇猛,而且會吃人,于是大家就把雞蛋投喂給白虎。沒想到白虎吃飽之后,就不再吃人了,后來就有了驚蟄投喂白虎雞蛋的這樣一個習俗,到了現在自然不可能會喂食白虎了,所以就人來代替吃雞蛋。
2.吃梨子
驚蟄的時候,很多地區會有吃梨的習俗。首先驚蟄時節,天氣回暖,有些干燥,所以這時候吃梨可以生津止渴,對人體非常的好。其次在古代也有傳說,據說吃了梨之后,能夠健康長壽,所以在驚蟄的時候也會吃梨。還有一個就是梨和離是諧音,據說吃了梨之后,希望能夠害蟲遠離莊稼有好收成。
3.吃炒豆
在西北地區驚蟄時節,有吃炒豆的習俗,據說也是與害蟲有關。因為豆子放在鍋里炒的時候,會產生噼里啪啦的聲音,而害蟲聽到這些聲音就不敢靠近莊稼了,所以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4.吃五辛盤
五辛盤主要是指一些辛辣食物擺成的盤,里面有蔥,蒜,蓼蒿,芥菜,還有韭菜,把這些菜直接生的放在盤里面來吃,據說也是可以祛病消災。
5.吃芋頭
在贛南閩西一代,驚蟄有吃芋頭的習俗,芋頭的是小小的帶有毛的芋頭,據說吃了之后可以調理腸胃,還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關于驚蟄吃的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其實不同地區吃的食物也有很多的不一樣,畢竟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屬于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風俗習慣,所以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下關于驚蟄的一些風俗,讓大家能更多的了解我國的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