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過后,就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么在冬至的時候,很多地區會吃一些傳統食物,比如湯圓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冬至吃湯圓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是這樣的。
一、冬至吃湯圓
其實冬至吃湯圓,就是寓意著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因為首先湯圓是寓意著團圓,而冬至又是新年的開始,所以在冬至節吃湯圓,其實就是慶祝節日,祈求團圓。其次湯圓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屬于熱性的食物,在冬季吃是最好的,有滋補的作用,所以吃上一碗湯圓其實也是在調理滋補身體。再次湯圓的餡料一般是甜的,比如豆沙餡、花生餡、芝麻餡等等,吃了湯圓就能甜甜蜜蜜,也是一種好寓意。最后就是冬至節很多地區會有祭祖的習俗,所以要準備湯圓祭祖,并且把祭祖的湯圓食用,也叫作“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從古延續至今,現在到了冬至節,很多地區還會吃湯圓。
二、冬至吃什么
1.餃子
北方有冬至吃餃子,耳朵不凍瘡的說法,所以到了冬至,北方地區都會吃餃子。老一輩人喜歡自己包餃子,年輕人更喜歡去當地的餃子館吃上各種口味的餃子。
2.餛飩
在南方有冬吃餛飩夏吃面的說法,所以到了冬至,南方人就會吃餛飩。而且餛飩的樣子就像金元寶一樣,據說吃了之后可以財源滾滾,所以到了冬至餛飩成為南方人必吃的美食之一。
3.糍粑
很多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在冬至的時候,會吃糍粑。糍粑是一種糯米食物,是將蒸好的糯米不斷捶打制作而成的,特別的軟糯,配著白糖,芝麻還有黃豆粉吃,特別美味。
關于冬至吃湯圓的來歷,現在大家應該清楚了吧。其實不同的地區由于民俗風情不同,地理條件不同,飲食習慣不同,所以在冬至節的時候有的食物吃的是一樣的,有些食物是具有當地特色的,但是不論吃什么,最終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就是迎接冬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