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根據天文氣象,把一年四季分為24個節氣,并且每六個節氣代表一個季節。今天咱們要來聊的就是二十四節氣驚蟄,大家知道二十四節氣驚蟄是什么季節嗎?都有哪些傳統風俗嗎?現在就來告訴大家關于驚蟄的小秘密。
一、二十四節氣驚蟄是什么季節
春季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驚蟄代表的是春季。24節氣中每六個節氣代表一個季節,分別代表春夏秋冬。而驚蟄是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6日左右,是排在24節氣的第三個節氣,所以它是歸類于春季,因此驚蟄代表春季,但是并不是真正的春天來臨。因為驚蟄只是氣溫開始慢慢回升,平均溫度在10~12度左右,春雷響動,春雨比多,這也是預示著春季的到來,但是離真正的春天還有一段距離。
二、驚蟄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芋頭
在贛南閩西一帶驚蟄的時候會吃芋頭。芋頭都是連皮一起煮的毛芋頭,做好之后聞著非常的香,吃上去軟糯可口,蘸著糖吃,特別的可口。據說驚蟄的時候吃芋頭,可以調理腸胃。
2.吃梨
驚蟄時候民間也有吃梨的習俗。首先梨是性寒的食物,而驚蟄的氣候會使人變得干燥,所以多吃一些梨可以去干燥。另外在古代一直有驚蟄吃梨能夠五谷豐登,健康長壽,且還有能夠遠離害蟲的這樣一個美好的寓意。所以到了驚蟄,梨就成為大家口中的美食。
3.炒豆子
驚蟄炒豆子也是在西北一帶比較盛行。用浸泡過鹽水的黃豆放在鍋里面,炒出噼里啪啦的響聲,據說可以把害蟲給趕跑,這樣秋天就有一個好收成了。所以到了驚蟄那天,家家戶戶都會炒黃豆子。
驚蟄代表什么季節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吧?其實在不同地區,驚蟄吃的食物也會有不同,有的地區會吃糍粑吃年糕,有的地區會吃玉米,還有的地區會吃龍卷或者肉卷等一些地方特色美食。所以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其它地區的驚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