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節都非常的熱鬧。很多地區會舉辦賽龍舟,還會舉辦各種廟會,當然在端午節的時候吃粽子也是不能少的。那大家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么嗎?今天咱們就來跟大家聊聊關于端午節的習俗。
一、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么
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主要是今年偉大的詩人屈原。其實最開始粽子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因為屈原投江自盡,江里的魚就會去吞食尸體。于是老百姓用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護屈原的尸體了。后來一道端午節,大家就會包粽子投江喂魚,再后來演變到現在,就變成了端午節吃粽子。
二、端午節吃什么
1.吃咸鴨蛋
咸鴨蛋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也是屬于腌制品,將新鮮的鴨蛋洗干凈之后,加入煮好的鹽水,然后放上,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吃了,咸鴨蛋蛋白,咸蛋黃香氣十足,而且特別的美味。所以一般提前一個月左右,大家就會開始腌制咸鴨蛋,等到端午節的時候拿出來吃。
2.喝雄黃酒
據說在端午節的時候,各種蟲害就會爬出來,比如,蜈蚣,蝎子,蜥蜴,壁虎,蟾蜍等等,這些俗稱五毒。五毒是對人體有害的,為了避免五毒不侵害自己的身體,于是在端午節的時候,民間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將雄黃粉與白酒放在一起來喝,具有辟邪消毒的作用。
3.吃粽子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由于各地的風俗人情不同,那么包的粽子也會不一樣,有的地方粽子特別大,有的地方是小粽子,還有的地方粽子形狀各異。另外在民間吃粽子是有高中舉人和多子多孫,光宗耀祖的寓意的,所以吃粽子也成為了民間傳統。
關于端午節吃粽子的有由來,以及在端午節吃的飲食風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端午節還是非常熱鬧的,而且也是我國非常傳統的節日,所以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民俗風情,感受一下來自傳統節日帶來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