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吃:石磨豆花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6-19 15:11   3,528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成都特色小吃:石磨豆花

簡介

石磨豆花是四川及重慶常見的漢族小吃。是嫩豆花的一種吃法,它與運用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豆花蘸水和大米飯配合食用,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餐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墊江石磨豆花的配方、制作,自有其歷史淵源和獨特之處,米飯、豆花、蘸水三位一體,密不可分。墊江石磨豆花又稱豆腐腦或豆凍,是由黃豆漿凝固后形成的中式食品。不過豆花比豆腐更加嫩軟,在嶺南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食用。中國北方稱豆花為豆腐腦,但北方豆腐腦多半為咸辛味,使用鹽鹵凝固,南方則多使用石膏。

石磨豆花

花園鎮一帶的石磨豆花,白凈、細嫩且韌性特好。傳說為漢劉邦庶子淮南厲王劉長貶居雍店(花園鎮古名)時,其妃雍氏善磨豆花,雍氏去世后,花園鎮一帶的豆花已小有名氣,人們認為系雍氏神力所助,故稱"神仙豆花(豆腐)"。這種制作豆花的精細工藝很早便在郫縣流傳開來。望叢祠餐廳推出的"魔方豆花",當屬郫縣豆花的佼佼者。除豆花白凈、細嫩、韌性好以外,因豆花佐料有40多種,分放在細瓷小碟中,小碟里外三層放在一張桌子上,構成一個美妙多彩的圖案,因其形狀如魔方而被人稱為"魔方豆花",最有趣的是,就餐時客人須親自動手,按自己喜好,調制豆花蘸碟。這是郫縣最有名的一道特色菜,被譽為"東方一絕"。

歷史文化

豆花作為一種特有的傳統佳肴,由來已久。據專家考證,墊江石磨豆花歷史也較為悠久。相傳早在東漢時期,曾經到京師洛陽拜著名儒學大師、經學家許慎為師,成為經師大儒的尹珍到墊江設館教學時,就偏好墊江石磨豆花,常吩咐廚子豆花伺候,伴以辣子,開胃健脾。如今尹珍設館講學的尹子祠內,還依稀能看見當年磨豆花的石磨遺跡。

做法

豆花原料很容易,僅有黃豆、水及凝固劑三種。又由于臺灣產黃豆汁液較少,故臺灣豆花用豆多半由美國及巴西進口。

水的多寡是影響濃淡要素;而凝固劑常為石膏、鹽鹵,通常中國南方及臺灣使用石膏故豆花較軟,北方則相反。

制作:豆花制作須先將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俟黃豆吸飽水份后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復降溫至90℃。

最后步驟稱為“沖豆花”,意即需沖入凝固劑豆漿后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漿與凝固劑融合的溫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和技巧。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4735.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