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特色小吃-奶豆腐(奶疙瘩、乳餅、胡乳達):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干糧,既解渴又充饑。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簡介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干糧,既解渴又充饑。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奶豆腐一般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奶酪,也叫乳餅,完全干透的奶豆腐又 叫奶疙瘩。傳統奶豆腐的做法有點難度,后來也發展出一些簡單而且好吃的做法。
奶豆腐,分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兩種。奶豆腐色澤乳白為最佳。奶豆腐可直接食用,柔軟細膩,十分可口,也可晾干久存食用。
奶豆腐可謂牛奶的精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其蛋白質含量高達70.84%,富含氨基酸及其他有益身體的微量元素,是營養豐富,提高免疫力,美容養顏的佳品。
奶豆腐因其形狀不同,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厚塊奶豆腐吃起來柔軟,有濃厚的奶香味,而薄奶豆腐油膩,進嘴即溶格外香甜。奶豆腐放置時間長就會變硬。因此食用時可將奶豆腐泡在熱茶里變軟后再食用。
做法
傳統熟奶豆腐的做法
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漿,或提取酥油后余下的奶渣,放置幾天,待其發酵。當奶漿或奶渣凝結成塊時,用紗布把多余的水份過濾掉。然后將固體部分,在鍋里文火煮,邊煮邊攪,直到粘著程度時,再裝進紗布里,把黃水擠出。這時就可以裝饃壓制成形,或置于木盤中,用刀劃成各種形狀。
傳統生奶豆腐的做法
把鮮奶發酵,使其變酸后,倒入鍋里煮熬,奶漿就變成老豆腐形狀。然后在紗布中,擠壓去水份,裝模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