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色小吃:臨武鴨
簡介
臨武鴨,湖南省臨武縣特產,中國八大名鴨之一,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肉質細嫩、皮下脂肪沉積良好、味道鮮美等特點,以“滋陰降火,美容健身”而著稱,當地老百姓俗稱“勾嘴鴨”,其品位居中國地方麻鴨之首,曾作為朝廷的貢品,聲名遠播。
歷史文化
相傳舜帝南巡來到臨武,被臨武的青山秀水所吸引,他在這里住下來,親臨田間地頭,教民耕種。時間一長,他有感于臨武先民的淳樸和生活的艱難,于是就將一片羽毛,四個石頭賜予了當地百姓,老百姓抱石伏羽七七四十九天后,孵出了四只美麗異?;顫娍蓯鄣男▲?,這就是臨武鴨,為了使臨武鴨區別于其它地方的鴨種,舜帝又在臨武鴨的頸上欽點了一圈白環。從此以后,臨武百姓把喂養臨武鴨作為一項傳統產業,世代相傳。
在臨武,鴨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吃鴨的花樣變化多端,炒、燉、湯只是尋??谖?,鹵鴨、板鴨、烤鴨、血鴨、臘鴨皆能信手拈來,鴨肉、鴨蛋、鴨肫、鴨脖、鴨爪、鴨翅名目繁多。
臨武有用鎖匙菜煮鴨蛋的習俗。端午來臨,殺鴨前會先給鴨子灌幾匙米湯,這利于鴨子血管擴張,易去毛。然后用盤裝水加鹽,這樣的鴨血易成塊,口感細膩。鴨肉一般用炒,而鴨血則劃成塊,和內臟一起做湯。這就是最典型、最傳統的辣、湯兩吃的臨武鴨做法。
“無鴨不成宴”乃臨武舊俗:尖椒炒臨武鴨、老鴨湯、米粉蒸鴨,香辣鴨腸,板鴨火鍋、臨武烤鴨,臨武血鴨、爆炒臨武鴨。臨武鴨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素受青睞,再加上當地獨有的天花芋桿子一起燜燒,就是當地人人稱道的天花芋頭桿子燜臨武鴨。天花芋類似香芋,但綠色淺一些,莖桿高一些。長長的淺綠色天花芋桿子一兩根,去掉頂部傘狀大葉子,洗凈,撕下外層薄薄的皮,切成滾刀塊狀,過水。鴨肉切塊,翻炒,放入老姜紅椒、五香八角,在加水之前讓天花芋桿子塊入鍋燜。大約水快燜干時揭蓋,鴨香撲鼻,綿軟的天花芋桿子和著鴨肉汁已經成了芋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