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腐乳
簡介
紹興腐乳是浙江地區漢族名產,當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稱。紹興腐乳是價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紅方的汁燒肉,肉味香冽,是紹興傳統的家鄉名菜;醉方的汁,紹興人多用來蒸豆腐,放上點小蔥,呈白底、黃液、青蓋面的特殊色汁,其味別有風味,令人食欲陡增。 紹興腐乳雖不及紹興老酒的舉世聞名,但去紹興旅游的中外游客,也喜歡買上幾瓶,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紹興腐乳的品種,主要有醉方、太方、丁方、青方和棋方5種,而等一類中又可分成若干品種。由于配料不同,風味各異,其中以醉方為紹興腐乳的代表品種。昔日邵力子先生在世時,嗜食紹興腐乳,每餐必以腐乳佐餐,遇設家宴,也必端出紹興腐乳,作為風味上品,客人品嘗后,無不嘖嘖稱贊。
紹興腐乳具有色、香、味都臻上乘的特色,最宜于吃粥、水泡飯、冷飯的佐餐菜肴,如果拌上點麻辣油,其味更佳。而吃剩后還可以沖上開水做成“腐乳湯”,風味也不差。而紅方的汁燒肉,肉色紅暈,肉味香冽,是紹興名菜這一。醉方的汁,紹興人多用來蒸豆腐,放上點小蔥,呈白底,黃液,青蓋面的特殊色澤,往往使人食欲陡增,為紹興地方的家常菜之一。
特色
紹興腐乳塊塊正方見角,酒醉醇香、細膩松酥、色澤滋潤、顆粒飽滿,其香略似老酒,濃郁則過之,味道咸鮮適口,質酥軟則入口即化。
功能
紹興腐乳含蛋白質、糖、鈣等成分,營養豐富,健脾養胃、增強食欲。腐乳因其由黃豆制成,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后,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歷史文化
早在五世紀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對腐乳的記載:“干豆腐加鹽成熟后為腐乳”。明代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記載:“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過加酒糟或醬制者,味咸甘心?!比魏蚊a往往伴隨有美麗的民間傳說,紹興腐乳也不例外,據傳從前有一人家,買了一塊豆腐,放在櫥里,忘記了做菜。過了幾天,無意中發現了這塊豆腐,竟發酵得香氣撲鼻。家里有的是酒,于是灑上一些老酒,居然酥香異常,這樣,紹興腐乳就問世了。
早在明嘉靖年間,紹興腐乳就已遠銷海外,當年印度、緬甸、新加坡等地,都經銷紹興腐乳,一些商號的門口還掛起“紹興南乳”的廣告牌,生意十分興旺。腐乳一向是紹興各大醬園的主要產品之一。清時紹興沈通美、咸亨、謙豫、同心、老順泰、正德等醬園,均生產腐乳,就質量而言,則首推咸亨。咸亨醬園(今咸亨食品廠前身)創設于清乾隆年間,因其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其質量駕于同業之上。
工藝
我國各地氣候不同,人民的生活習慣也不同,釀造出來的腐乳品質也必然不同,但其生產程序都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協同作用而進行發酵的,經過微生物產生的酶類(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等),把蛋白質轉化成可溶性的低分子含氧化合物、氨基酸及脂肪等。
紹興腐乳的生產工藝是以傳統操作和科學技術相結合進行的。紹興腐乳制作要經過十多道工序,從精選純正黃豆洗凈、軌碎、磨漿、過濾、壓板、劃塊、發酵、裝缸、配料、封壇到成熟后裝瓶,有一道工序出差錯,就會影響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