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魚的營養價值,經常吃丁桂魚有啥好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17 19:30   9,290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2.吃丁桂魚有“癆蟲”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利于肺結核病人的康復。

了解了丁桂魚的營養價值之后,如果是您有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情況的話,不妨可以在平時的時候多吃一些丁桂魚,相信一定可以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尤其是將丁桂魚用來做湯,不但口味非常的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

丁桂魚的經濟價值

經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水產經濟動物研究所魚類營養室測定:丁桂魚平均含肉率為72.4%,遠高于異育銀鯽、尼羅羅非魚、荷包紅鯉、鱖魚等,肌肉中粗蛋白質含量為18.85%,粗脂肪1.73%,十七種氨基酸總含量為18.0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其中“腦黃金”DHA和EPA含量顯著高于其它淡水魚類,DHA含量為19.4,是鱖魚(9.1)的2.2倍,是羅非魚(7.8)的2.5倍; EPA含量為3.9,是鱖魚(2.2)的1.8倍,是羅非魚(0.9)的4.3倍,同時富含鉀、鎂、磷等微量元素,因此被專家們譽為“聰明魚”。

DHA對大腦來說是必需的脂肪酸,對胎兒腦的形成以及改善老年人腦老化造成的癡呆癥效果明顯,脂肪酸EPA可產生一種防止血液凝固的激素,可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等血栓性疾病,對預防過敏癥和癌癥有較好的效果。

丁桂魚魚肉質細嫩、口感鮮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有較好的醫用價值,含豐富腦黃金,尤其表層皮肉膠質烹任為佳美上食。丁魚歲魚體色多樣,目前主要有綠、黃、紅和白四種顏色,極具觀賞價值;丁魚歲愛上鉤,是極具發展前景的游釣品種。

丁桂魚雜食、耐寒、抗病力強,比較易于長途運輸,市場接受程度也不錯。營養價值高、廣溫性、耐低氧、食性雜、易馴化、起捕率高等優點,是池塘主養和湖泊、水庫養殖的優良品種。該魚已被大量消費者接受,只要改進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成活率,即可作為池塘主養對象推廣。

丁桂魚的藥膳功效

(1)肺結核、咳嗽、貧血

方法一:丁桂魚1條(約500克),去腸雜及鱗。百合20克、貝母5克,共洗凈。冰糖適量,隔水蒸熟,去藥渣,食魚及百合。

方法二:丁桂魚1條,去腸雜及鱗,洗凈。大棗30克,洗凈。先用丁桂魚煮湯,取魚湯加糯米、大棗共煮粥食用。

上述兩方可經常食用,配合藥物治療,可收到一定效果。

(2)虛勞贏瘦、腸風便血

丁桂魚1條去腸雜、魚鱗,與豆腐共煮食。也可單用桂魚清蒸或燉湯食用。

(3)小兒軟癤

生丁桂魚尾搗爛敷患處。

(4)骨刺鯉喉

丁桂魚膽陰干,用其末酒化溫呷,可使人咽喉或日久人臟腑之骨刺竹木隨涎而出。

(5)病后體弱及老年體弱

丁桂魚1條,去鱗及內臟,黃蔑、黨參各巧克,淮山藥30克,當歸頭12克。諸藥先煎取汁,入魚共煮熟食用。可調補氣血。

(6)腸風瀉血

丁桂魚湯

丁桂魚1條,去鱗及內臟,加姜、蔥、鹽、醬、胡椒等調料共煮食之。用于養血補虛損。治貧血,食欲不振。

丁桂魚粥

丁桂魚肉100克,糯米100克,姜巧克,豬肉50克,蒜10克,料酒1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鹽5克,水l0(刃克。糯米浸泡6小時,魚肉、豬肉、姜、蒜均切絲。油人鍋,豬肉炒一下,下料酒、水、糯米、魚肉煮成粥。放姜、蒜、鹽、味精,稍煮,撒胡椒粉即可。主治腸風瀉血,咽喉骨鯉或竹木刺喉,腹內諸蟲。用于補虛勞,益脾胃,增氣力,滅腹蟲。

丁桂魚的做法

丁桂魚的做法很多中,主要是看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歡的做法也就不同。丁桂魚的做法有紅燒還有清蒸的。不過小編還是鐘愛于清蒸的,因為清蒸的能更好的把丁桂魚的原有的鮮味,下面就具體介紹下清蒸丁桂魚的做法。

丁桂魚肉質細嫩、口感鮮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有較好的醫用價值,含豐富腦黃金,尤其表層皮肉膠質烹任為佳美上食。DHA對大腦來說是必需的脂肪酸,對胎兒腦的形成以及改善老年人腦老化造成的癡呆癥效果明顯,脂肪酸EPA可產生一種防止血液凝固的激素,可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等血栓性疾病,對預防過敏癥和癌癥有較好的效果。

食材

主料:丁桂魚400g

輔料:姜2片、胡椒粉適量、蔥段適量、食用油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

步驟

1.丁桂魚殺好去內臟去腮去鱗,用鹽抹勻全身,撒些胡椒粉,內臟里放姜片去腥;

2.在魚身底下放一個勺子墊起,下蒸鍋里蒸約10分鐘至魚全熟;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088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