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長芽還能吃嗎)看到家里的紅薯發芽了,而且是粉紅色的非常漂亮,可是聽說土豆發芽了是不能吃的,那么紅薯發芽后可不可以吃呢?營養學家給我們做了以下解答:練功發芽后雖然和土豆一樣的毒素,但是只要將紅薯上長的芽去掉是可以吃的,更不會出現傳說中的中毒癥狀。所以是可以食用的。
紅薯發芽后切開截圖:
還有我想問下,切開之后剖面上面有白色的點點是什么啊?是液體的樣子,一抹就沒有了。是發芽之后才這樣,還是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呢?上圖:
紅薯發芽了還能吃
紅薯發芽后并不會像土豆一樣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只要將紅薯上長的芽去掉是可以吃的,更不會出現傳說中的中毒癥狀。但有一點大家要注意,紅薯長芽后由于營養和水分的大量流失,吃起來不僅口感不好,而且還會失去食用價值。至于說吃發芽的紅薯會中毒的說法,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也是不科學的,純屬生活中的誤區。營養學家認為,紅薯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還能夠對很多種疾病有食療的作用。吃紅薯的好處很多,但必須要講究科學的方法。
雖然地瓜發芽可以吃,但是如果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也不能食用,那個是因為受黑斑病菌污染所致。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體肝臟有劇毒。這種毒素雖經水煮火烤,其生物活性不會被破壞。食用后,多在二十四小時內發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的,還發高燒、頭痛、氣喘、裨志不清、嘔血、昏迷、甚至死亡。
為什么紅薯放久了會比較甜
紅薯放久了,水分減少很多,皮上起了皺紋。水分的減少對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原因有兩個:一是水分蒸發減少,相對的增加了紅薯中糖的濃度。二是在放置的過程中,水參與了紅薯內淀粉的水解反應,淀粉水解變成了糖,這樣使紅薯內糖分增多起來。因此,我們感到放置久的紅薯比新挖出土的紅薯要甜。
紅薯的保健功能
1、減肥,美容。吃紅薯會不會使人發胖。根據科學研究,吃紅薯是不會使人發胖的,相反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含熱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飯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擔心會發胖,反而可起到減肥作用。紅薯中還含有一種類似雌性激素的物質,對保護人體皮膚,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國外許多女性把紅薯當作駐顏美容食品。
2、抗癌。飲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營養物質是β-胡蘿卜素(維生素A前體)、維生素C和葉酸,而在紅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較豐富。一個小紅薯(約2兩重)可提供2倍量的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A、三分之一量的每天所需維生素C和約50微克的葉酸;其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高于一碗燕麥粥。常吃紅薯有助于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體內葉酸含量過低會增加得癌癥的風險。紅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
3、有益于心臟。紅薯富含鉀、β-胡蘿卜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5種成分均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鉀有助于人體細胞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臟功能。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抗脂質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于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后者可損傷動脈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4、預防肺氣腫。為什么一些長期吸煙者活到90歲以上但沒有發生肺氣腫,可能與他們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含量豐富有關。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吸煙者或被動吸煙者最好每天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薯,以預防肺氣腫。
5、抗糖尿病作用。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肥胖大鼠在進食白皮紅薯4周、6周后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分別降低了26%、60%;并發現紅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升高;進食紅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的水平。
6、調節血糖的作用。紅薯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對促進腸道蠕動和防止便秘非常有益,還可以延緩餐后血糖的升高。紅薯中的硒元素,可以起到輔助調節血糖的作用。
降糖吃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把紅薯當做主食吃,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故進食50克紅薯就要減少相應的主食分量。
紅薯食用注意事項
紅薯含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及鉀、鐵、銅、硒、鈣等,營養價值很高,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軍。但要注意,紅薯吃起來也有講究。
一、紅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為紅薯中的淀粉顆粒不經高溫破壞,難以消化。
二、紅薯含有一種氧化酶,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呃逆、放屁。紅薯的含糖含量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燒心”。胃由于受到過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縮加強,胃酸即可倒流進食管,發生吐酸水。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三、另外,紅薯的糖分多,身體一時吸收不完,剩余部分停留在腸道里容易發酵,使腹部不適。中醫認為,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紅薯。
四、紅薯的不足之處是缺少蛋白質和脂肪,但是今天人們生活富裕了,已經不再把紅薯作為主食,它缺少的營養物質完全可以通過其他膳食加以補充。
五、紅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況下,應該至少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同時食用,紅薯中的糖分在胃內發酵,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質、果膠反應發生沉淀凝聚,產生硬塊,量多嚴重時可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如果感覺胃部不適,一定要去醫院做胃鏡,看看是否有胃出血或胃潰瘍。
六、紅薯中含有單寧和膠質,如果空腹食用的話,這二樣會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燒心等不適癥狀。[5]地瓜很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可能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長期高于攝氏18度以上,又會生芽。因此,最好把室溫掌握在攝氏10~15度左右。同時,也要注意防止溫度忽高忽低。地瓜受了潮濕,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
哪些人不適合吃紅薯
腹瀉患者和糖尿病人不宜吃紅薯。胃病的人不能吃得太多,以免脹胃。中老年人可適當吃些紅薯饅頭,饅頭誰都吃過,但用紅薯做的紅薯饅頭,您就不一定吃過了。這種饅頭遠比白面饅頭好吃,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紅薯饅頭做法很簡單。先把買來的紅薯洗凈,去皮,蒸(煮)熟后,用力搗爛,再加上與紅薯等量的面粉和一定量的水攪拌均勻。如果在夏秋季節,半天左右,和好的面便會自然發酵。此時,即可按照平時蒸饅頭的方法將其蒸熟。氣溫較低時,為了幫助發酵,面中可加入酵母、酵面之類。
紅薯饅頭有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加糖也帶有幾分甜味,因而美味可口。紅薯饅頭有利于消化吸收,并有通便作用。從營養學上來看,每100克紅薯含蛋白質0.9克,粗纖維0.5克,鈣77毫克,且含有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色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這些營養成分正是中老年人所需要。
擴展閱讀:
地瓜葉炒著吃沒問題的,地瓜和土豆的親緣關系非常遠,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科的植物,土豆是茄科的,茄科植物富含各種生物堿,龍葵素就是其中之一,青番茄也有。
地瓜是旋花科的,塊根作雜糧,嫩莖葉作蔬菜食用,可釀酒、提制淀粉,莖葉為優質飼料,所以都是可以吃的。
蕃薯酮是番薯真菌感染后因刺激產生的,有強烈的肝毒性。
斷面的白色汁液是正常的。
另:番薯長芽了可能口味會不那么好,可以弄盆土種起來,以后能炒地瓜葉吃。
然后還有關于長黑斑的番薯的:
“雖然地瓜發芽可以吃,但是如果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也不能食用,那個是因為受黑斑病菌污染所致。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體肝臟有劇毒。這種毒素雖經水煮火烤,其生物活性不會被破壞。食用后,多在二十四小時內發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的,還發高燒、頭痛、氣喘、裨志不清、抽播、嘔血、昏迷.甚至死亡 ?!?/p>
所以紅薯發芽了還是照樣可以吃的,前提是要把芽去掉喲,不過見意大家買來的紅薯還是早點吃完的好,因為放時間久了紅薯就不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