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的功效與作用)谷芽,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稻(學名:Oryza sativa L.)或同科植物粟(學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干燥而成。全國多數地方均可生產,主產南方各省區。將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須根長至約1cm時,干燥。生用或炒用。花、果期6-10月。《本草綱目》:“消導米面諸果食積。”現代研究,谷芽可通過抑制肥大細胞組織胺釋放而具有抗過敏活性。
谷芽是什么,谷芽的功效與作用,谷芽妙方應用,谷芽的副作用,谷芽煮水的功效
性溫;味甘;歸脾、胃經。
功效:健脾開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脹滿,泄瀉,不思飲食。
禁忌:胃下垂者忌用;無積滯者忌用。
谷芽含有大量蛋白質酶,維生素A,B族維生素,淀粉及蛋白質等多類營養物質。谷芽有利于蛋白質消化,能消食開胃,促進食欲的作用。另外,谷芽還有行氣,和中,消脹功效。用于宿食不化,脹滿,泄瀉,不思飲食。
谷芽是什么
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實,經加工而發芽者。
生境分布:全國產稻區均有生產,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為好。
制法:取揀凈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撈出置容器中,上蓋潮濕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濕潤,至初生根(俗稱芽)長約3~6毫米時,取出曬干。
性狀:干燥的谷芽,呈長橢圓形而扁,兩端略尖,長7~9毫米,寬3~4毫米,外稃包圍果實,表面黃色,堅硬,具短細毛,有脈5條?;坑邪咨€形的漿片2枚,長約2毫米,其中由一個漿片的內側伸出1~3條淡黃色彎曲的須根(初生根)。剝去外稃,內含白米1粒,質堅,斷面白色,有粉性。氣無,味微甘。以粒飽滿、均勻、色黃、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份:含淀粉、蛋白質、脂肪、淀粉酶及維生素等。
炮制:炒谷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涼。焦谷芽:將谷芽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風干。
谷芽的功效與作用
成堆的谷芽.jpg
【性味】
甘,溫。
《綱目》:甘,溫,無毒。
《本草經疏》:味苦,無毒。
【歸經】
入脾、胃經。
《本草匯言》:通入脾、胃二經。
《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健脾開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脹滿,泄瀉,不思飲食。
《綱目》: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食物本草會纂》:除煩消食。
《中藥材手冊》: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
發芽的谷芽.jpg
第1步和中消食
谷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具寬 =消谷之功,故可用于食積不化等證?!侗静菥V目》:“快童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p>
第2步健脾開胃
谷芽味甘性溫,能溫煦脾陽,調理中氣。故可用于脾胃虛寒所致各種病證?!侗静萁浭琛罚骸熬呱?,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p>
第3步熱毒下痢
是指腹痛,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夾雜赤白膿血為特征?!恫∫蛎}治·痢疾論》:“痢疾之癥,便下膿血,或赤或白或黃,或三色雜下,里急后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復登而廁,逼迫惱人。”多發于夏秋季,暑熱熏蒸,感受時氣疫毒,入胃腸與血氣相搏,則化為膿血而下痢。谷芽為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并具下氣寬中之功,用后脾強氣下,邪熱自除。《本草經疏》:“脾胃和,中自溫,氣自下,熱自除也?!薄吨胁菟幨謨浴罚骸爸纹⑻?,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
第4步津傷煩渴
因大病、久病之后,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或脾虛不能轉輸津液,均致津少而口渴。癥見日中干燥,喜飲水漿,飲不止渴等。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煩,健脾調中,行氣而除熱。《中草藥手冊》:“治煩渴,消瘦?!?/p>
(一)鑒別應用
谷芽平甘,功效和大麥芽相同,尤善消化谷食和滯。但消食之力較麥芽和緩,每每同麥芽相須為用,治食積脹滿之癥。
(二)配伍應用
谷芽.jpg
第1步配雞內金,雞內金生發胃氣,健脾消食;二藥合用,啟脾之力倍增,以生發胃氣,舒肝調氣,開胃口,增食欲。
第2步配陳皮,陳皮健脾消食,二藥合用有健脾胃,消食積的功效,可用于食欲不振,胸脘痞滿等癥。
第3步配白術,白術健脾益氣,合用則健脾和胃兼能消食,有消補兼用之意,可用于脾虛食滯,消化不良。
第4步配枳殼,二藥都能消食化滯,而谷芽開胃,枳殼散結,相配消食開胃的功效較好,可用于氣滯食郁的脘腹痞滯之癥。
第5步配檳榔,檳榔炒用破氣消積,相配能消積滯,除腹脹,可用于食積,小兒疳積或痞滿腹脹等。
第6步配木香,木香行氣止痛,二藥合用能和中快脾,行氣消積,止痛??捎糜谑撤e腹痛。
(三)方劑制劑
第1步溫中平胃散(《醫醇媵義》) :炮姜、木香、砂仁、陳皮、蒼術、厚樸、枳殼、青皮、炒谷芽、炒神曲、陳香櫞。本方用治胃脹,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于食,大便難等癥。
第2步止消湯(《辨證錄》) :石膏、人參、茯神、玄參、生地黃、知母、麥芽、谷芽、神曲。本方用治消渴,大渴欲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鉆,易于饑餓,得食渴減,不食渴甚,屬中消者。
第3步健脾止瀉湯(《麻疹集成》) :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本方用治脾胃虛弱泄瀉。
第4步谷芽露(《中國醫學大辭典) :谷芽(蒸露、代茶飲)。本方用于病后脾土不健者。
第5步谷神丸《澹寮方》 :谷芽、砂仁、白術、甘草。本方用治脾胃不健,食少納呆,腹脹,泄瀉等。
谷芽妙方應用
炒谷芽.jpg
(一)治病驗方
第1步脾虛無食欲:谷芽124克,研為末,加入適量姜汁、鹽,和制成餅,焙干;取炙甘草、砂仁、白術(麩炒)各31克。研為末,用白湯沖末,吃餅喝藥汁即可。脾胃虛弱腹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等份,水煎,喝湯。
第2步治病后脾胃功能差:谷芽蒸露,用以代茶。治小兒外感風帶,有嘔吐,發熱者:谷芽15克,藿香6克,蟬蛻、防風各4.5克,云苓9克,蘇梗15 克,薄荷(后下)3克,川連2.1克。水煎服。
(二)妙方應用
第1步谷芽湯:谷芽2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有消食健胃之功效,主治食欲減退、食納不消之癥。
第2步谷芽山楂飲:谷芽、山楂各15克,將兩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癥。
第3步谷芽粥:谷芽、麥芽各20克,白糖15克,將三味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第4步谷芽蒸鯽魚:谷芽粉10克,鯽魚250克,料酒6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絲、姜絲各6克,蒸至魚肉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第5步谷芽燒蘿卜:谷芽粉15克,蘿卜200克,豬肉100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姜片各6克,燒制。佐餐食用。
第6步二芽茶:谷芽、麥芽各15克,先將兩味炒香,研磨成粉,再把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杯中,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飲用。
第7步健脾酒: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炒枳實20克,白術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上述藥物研磨為粗末,用紗布包好,然后把布包置于玻璃瓶內,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三)養生藥膳
第1步谷芽麥芽煲鴨肫
谷芽麥芽煲鴨肫.jpg
原料:鴨肫一個,谷芽、麥芽各50克,
做法:先將鴨肫洗凈,保留鴨肫衣。將鴨肫、麥芽、谷芽,一同放入瓦煲內,加4碗水,小火煲得一碗的量,放溫后可服用。
藥膳功效:本品調理消化、養胃護胃,適用于飲食積滯、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特別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緩慢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第2步谷芽粥
原料:谷芽(炒)15克,粳米50克。
做法:炒好的谷芽水煎,去渣取汁。用藥汁煮粳米粥,粥成即可食用。
藥膳功效:本品健脾開胃、消食和中,適用于小兒食積滯化、脹滿、食積泄瀉、厭食癥、消瘦。
第3步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谷芽麥芽瘦肉.jpg
美食原料:
主料:瘦肉、谷芽、麥芽、山楂 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輔料:姜、鹽
制作方法:
(1)瘦肉洗凈切塊,汆水撈起;
(2)谷芽、麥芽和山楂沖水洗凈;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菜譜功效:
開胃消滯,助消化去濕熱,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適合兒童飲用。
谷芽的副作用
谷芽圖片.jpg
養生禁忌:胃下垂者忌用。無積滯者忌用。
配伍宜忌
與炙草、砂仁、白術配伍,健脾醒胃、增進食欲;與山楂、陳皮配伍,治飲食停滯、胸悶脹痛。
怎么辨別谷芽的好壞?
谷芽果實呈稍扁的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6-9mm,寬約3mm。外種堅硬,表面黃色,具短細毛,有脈5條?;坑邪咨€形的漿片片2枚,長約2mm,淡黃色,膜質,由一側的漿片內伸出淡黃色彎曲的初生根。內釋薄膜狀,光滑,黃白色,內藏果實,質堅,斷面白色,有粉性。氣無,味微甜。否則不符合食用。
谷芽煮水的功效
常喝谷芽麥芽水谷芽麥芽水作為日常飲料是個不錯的辦法。以谷芽、麥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谷芽、麥芽(中藥店可以購買)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藥,有生發胃氣,消食導滯的功效,且谷、麥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氣味清淡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