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間,中間有一天就是清明節。關于清明節的習俗在民間也有很多。主要是以祭祖和踏青為主。其實清明節吃的食物也非常有講究,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清明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清明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1.吃青團
清明節的時候,南方地區有吃青團的習俗。青團也叫做清明果,是將艾草之或者鼠曲草汁加入到糯米粉當中,制作好的青團成青綠色,有著特殊的青草香氣。青團有有咸的和甜的兩種口味,甜的包括芝麻餡,花生餡,豆沙餡,而咸的有菜肉餡和咸蛋黃餡,一口咬下去軟糯可口,非常的美味。
2.吃撒子
在民間,清明節有吃寒食的習俗,而寒食主要就是一些可以放置時間長的食物,撒子則是在寒食當中比較經典,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它是用面食制作而成的,將面團的揉成細條,放入油鍋當中去炸,變得金黃酥脆,特別的美味。 因此到了清明節前夕,山東一帶地區家家戶戶都會炸撒子,等清明節的時候吃,非常的美味。
3.吃餃子或餛飩
餃子和餛飩都是中華的傳統面點,它們在老百姓心目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些重要的節日當中都會用餃子和餛飩來迎接。由于南北方文化的差異,那么在清明節的時候,北方人一定會吃的就是餃子,還更喜歡自己搟餃子皮和餃子餡,包餃子吃。而南方人總會買上現成的餛飩皮,用自己和好的餡來包餛飩。
4.吃薄餅
在廈門一帶有清明吃薄餅的習俗,一家人在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吃薄餅。薄餅其實就是在餅皮里面放了點海苔,還有煎的蛋絲,以及抹上一些辣醬。當然也可以包上一些時蔬,吃了之后預示著人丁興旺,家業更旺的寓意。
關于清明節吃的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其實在清明節不同地區,吃的食物也有不同,像在青島清明節要吃大蔥和蛋餅,而在泰寧會吃傳統的暖包,還有在客家會吃清明飯,棗糕等等。所以在清明節吃的傳統食物非常多,大家可以去更多的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