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的作用與功效
桑葉,(Mulberry Leaf),學名:Folium Mori。中藥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葉,是蠶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葉等,我國南北各地廣泛種植桑樹,桑葉產量豐富。蠶的主要食物。完整葉片呈或寬卵形,葉片基部心臟形,頂端微尖,邊緣有鋸齒,葉脈密生白柔毛。老葉較厚暗綠色。嫩葉較薄,黃綠色。質脆易,握之扎手。氣淡,味微苦澀。
藥用一般認為霜后采者質佳。桑葉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療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將桑葉的芽頭做成了菜式,而使桑葉有了食療的價值,因其桑葉的芽頭營養價值豐富而被大眾喜愛,稱為桑芽菜。又以南潯輯里村,國絲文化園的桑樹芽最為出眾,考慮到穿珠灣水的灌溉,其桑葉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
桑椹兒果幼時青綠,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紅色,味酸甜可口。
桑葉的功效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1、疏散風熱:用于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風火目疾(如急性結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
3、清肺潤燥∶用于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
桑葉的作用
1、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至于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葉輕清發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臨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多痰,或燥熱傷肺、干咳無痰;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癥,為常用的藥品。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3、桑葉有解痙作用。
4、桑葉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葉煎劑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和大腸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還可殺滅鉤端螺旋體。
5、桑葉有抗炎作用。
6、桑葉有降血糖作用。其所含的蛻皮甾酮對多種方法誘導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元,但不改變正常動物的血糖。
7、桑葉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桑葉提取液給狗麻醉后股靜脈注射,出現暫時血壓降低,但不影響呼吸。
8、桑葉對平滑肌有影響,其對動物動情子宮有興奮作用,對鼠腸肌有抑制作用。
9、桑葉還有降血脂、利尿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該品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1、手腳麻木:不積壓痛癢。用霜降后桑葉煎湯頻洗。
2、風眼多淚:取冬季不落的桑葉,每天煎湯溫洗?;蚣禹讼跻嗫伞?/p>
3、眼紅澀痛:用桑葉研末,卷入紙中燒煙熏鼻,有效。
4、頭發不長:用桑葉、麻葉煮淘米水洗頭。七次后,發即速長。
5、吐血不止:用晚桑葉焙干,研為末,涼茶送服三錢,血止后,宜服補肝、肺的藥物。
6、肺毒風瘡:用好桑葉洗凈。蒸熟一宿,曬干,研為末,水調服二錢。
7、癰口不收:用經霜黃桑葉,研末敷涂。
8、湯火傷瘡:用經霜桑葉燒存性,研為末,油調敷涂。數日可愈。
桑葉的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由中國少數民族苗族所傳秘方,原料來源于云貴高原無污染地帶的稀有植物,是一款具有較強抗氧化功效的袋茶飲。 富含稀有元素有機硒、鍺,是天然的強抗氧化劑,可清除體內自由基,使蓄積在人體內的毒素和廢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和微循環。 對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甲、乙型肝炎的治療以及癌癥術后放化療病人的康復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美容作用
桑葉是桑科植物桑樹的葉子。中醫藥學認為,桑葉性味苦、甘、寒,有散風除熱、清肝明目之功效。近年來的研究證明,桑葉還有良好的皮膚美容作用,特別是對臉部的痤瘡、褐色斑有比較好的療效。
痤瘡,俗稱粉刺,是常見于青年人的一種炎癥性皮膚病。男女青年進入青春發育期后,體內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淤積,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時排出就形成了痤瘡。痤瘡的產生,雖然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內分泌改變,雄性激素比雌性激素分泌量相對的增多而引起。但是,高脂肪、高糖飲食、長期便秘等是誘發痤瘡的重要原因。中醫認為,過食油膩辛辣食物,脾胃積熱生濕,外邪侵犯皮膚則生痤瘡。由于桑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人試用桑葉煎劑治療痤瘡二百五十八例,其收效達到百分之八十九以上。具體辦法是,每日取鮮桑葉五十克,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見效。還有人用鮮桑葉適量,搗爛,敷痤瘡處每日三十分鐘,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至于用桑葉來治療面部褐色斑,具體方法是:用市售桑葉五百克,經隔水蒸煮消毒,去除雜質,干燥后備用。每日十五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飲用,連服三十天為一個療程。專家們認為,服用桑葉可以對皮膚褐色斑有良好療效,可能與其對機體分泌功能的改善有關。同時,根據藥理研究證明,桑葉富含黃酮忒、酚類、氨基酸、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這對改善和調節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抑制色素沉著的發生和發展均有積極作用。如果將桑葉煎汁,提取其有效成分并經濃縮后作為化妝品添加劑加入美容霜中,與口服同時長期外用,無疑對面部褐色斑會有更好的效果。
桑葉飲食禁忌
有黑白兩種鮮食以紫黑色為補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熬桑葚膏時忌用鐵器。因桑椹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后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少年兒童不宜多吃桑椹。因為桑椹內含有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脾虛便溏者亦不宜吃桑葚。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應忌食
桑葉能降血壓嗎
由中國少數民族苗族所傳秘方,原料來源于云貴高原無污染地帶的稀有植物,是一款具有較強抗氧化功效的袋茶飲。 富含稀有元素有機硒、鍺,是天然的強抗氧化劑,可清除體內自由基,使蓄積在人體內的毒素和廢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和微循環。
對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甲、乙型肝炎的治療以及癌癥術后放化療病人的康復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降血壓作用
桑葉中的蕓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離體及在位蛙心的收縮力與輸出量,并減少心率。蕓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縮,槲皮素可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γ-氨基丁酸、蕓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壓的作用。γ-氨基丁酸是神經傳達物質,能促進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和恢復腦細胞功能,同時,能改善腦部血液流動,增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壓下降。
降血脂、降膽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桑葉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活性成分包括DNJ、植物甾醇、黃酮類等。
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黏度的黃酮類成分,另外桑葉茶內含有抗體內LDL-脂蛋白氧化的成分,所以桑葉在減肥、改善高脂血癥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死和腦溢血的作用。日本專家土井佳代證實,桑葉提取物對高脂血癥血清脂質升高及動脈粥樣硬化有抑制作用。桑葉茶可使高脂血癥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DL-C/TC明顯升高(p<0.05),總膽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明顯降低(p<0.05),過氧化脂質(LPO)顯著降低(p<0.001),說明桑葉茶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清除體內過氧化物,從而對高脂血癥血清脂質升高及動脈粥樣硬化有抑制作用(黃代青等,1995)。
降血糖作用
自古以來,中醫就將桑葉作為治療消渴癥(即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的中藥應用于臨床,日本古書《吃茶養生記》也記載桑葉有改善“飲水病”(即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的作用。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生物堿和多糖是桑葉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桑葉的降血糖作用是通過兩個途徑實現的:一是通過生物堿DNJ(1-脫氧野尻霉素)對二糖類分解酶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抑制小腸對雙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Kimura,1995);二是通過桑葉生物堿fagomine及桑葉多糖促進β細胞分必胰島素,而胰島素可以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謝,最終達到降血糖的效果(陳福君等,1996)。
從桑葉中分離出的多羥基去甲莨菪堿具有很強的糖苷酶抑制作用(Asano等,1994); N-Me-DNJ、GAL-DNJ和fagomine都可顯著地降低血糖水平,其中GAL-DNJ和fagomine降血糖作用最強(Kimura等,1995)。
喝桑葉茶有什么作用
喝桑葉茶的益處
與茶葉不同的是,桑葉里不含有咖啡因,因而不必擔心桑葉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1、消熱涼血、清腸排毒、平肝明目、保幼長發、利尿通便、降糖、降壓、降脂、抗腫瘤、下濁氣。
2、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 主要功效成份是異黃酮化合物,浙江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通過4年實驗,證實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補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參屬于熱補,而桑葉屬于清補,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
3、桑葉含有其它動、植物中所沒有的生物堿是種叫做DNJ(1-脫氧野尻霉素)的特殊物質,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麥芽糖酶、a-葡萄糖苷糖、a-淀粉酶的分解,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作法
1、先將桑葉撕成碎片,放入茶袋中。
2、再用熱開水沖泡后即可飲用。
食用方法
做為飲料一般飲用可開水沖泡,多次飲用。
用于食療可開水沖泡,一次飲下。也可慘于其他飲品中飲用,或者摻于米飯、粥、湯、菜、面粉中食用。
建議在飯前、飯后半小時內飲用。 一般保健可一日一次,一次一包,用于食療可一日三次,一次一至三包(每包2克)。
提示:胃寒、溏瀉者慎用。
桑葉洗頭的方法和功效是什么?
桑葉洗頭
中藥桑葉指的是桑的干燥葉,具有清肝養肝、疏散風熱、清肺明目的功效;因為其作為桑蠶養殖的原料和其入藥用法被我們所熟悉,其實,桑葉的用途不僅如此,早期時候還用桑葉來洗頭;那你知道桑葉洗頭的方法和功效是什么嗎?
摘二三十片桑葉洗凈灰塵,把桑葉放一小盆里,取500毫升的自來水,將桑葉揉搓成葉末出稠汁,然后把桑葉汁分離出來。洗發時把桑葉汁淋在頭發上,洗發過程中頭發滴落的汁仍留在盆里,反復使用,洗完用溫水淋忓凈發就行。方法雖簡單,但桑葉性寒,處于經期或懷孕中的女性要慎用,以免受涼,落下病根。
桑葉洗頭的方法和功效是什么
其實,用桑葉來洗頭是過去沒有洗發水的時候,眾多人都使用的一種方法,聽人說,用桑葉來洗頭發是可以促使頭發生長,還有就是能夠讓頭發變的烏黑亮麗,民間偏方還有桑葉洗頭能治療脫發。《本草綱目》記載: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因此桑葉可以用來洗頭,且能一定程度上促進頭發生長,還能讓頭發烏黑亮麗。另一說法則是,用桑葉熬水來洗頭發,可以讓脫發嚴重的人不再脫發。
臨床應用表明,經常使用桑葉泡水代茶,外加用桑葉洗頭,具有明顯促進毛發生長的作用。用桑葉洗頭的時候,選取正確的時間,也就是在初夏季節,那個時候桑葉生長的比較茂盛,里面的養分比較多,可以采摘一些,儲放在那里,以備后用。使用桑葉洗頭的時候,可以配合一些淘米水,效果會更加的好,在清洗的時候,要多清洗幾次,因為桑葉上面有一些油脂,清洗的次數過少,容易遺留在頭發上面,引起頭皮的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