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作用與功效,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8-24 03:06   3,793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北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柴胡的作用與功效,小柴胡的功效與作用,醋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柴胡的功效,柴胡價格,柴胡功效與作用,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北柴胡功效與作用,小柴胡顆粒,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柴胡舒肝丸,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口服液,柴胡桂枝湯,柴胡疏肝散方歌,柴胡疏肝丸,柴胡滴丸,大柴胡顆粒,小柴胡湯組成

柴胡的作用與功效

清虛熱中藥,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柴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

柴胡的作用與功效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陽,舒肝和胃,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歸經、入肝、膽經。功能:發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脅脹痛、月經不調。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柴胡具有:1、解熱、退熱作用平穩可靠;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脹痛,開郁調經作用;3、抗菌,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損傷作用;5、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第1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柴胡做法指導

1、解熱生用量宜大,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鱉血炒。

2、大葉柴胡的干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3、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4、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5、對瘧疾癥,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6. 見肝氣郁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郁金等藥同用。

北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柴胡的成分

柴胡的成分主要是柴胡皂苷、甾醇、揮發油、脂肪酸(油酸、亞麻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 此外,還含有黃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而且在大葉柴胡的根和莖中分離到4種多烯炔類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這些化合物對光、熱不穩定,易氧化。而且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劇毒。

北柴胡常治療疾病

1、用于寒熱往來,感冒發熱。本品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而為治療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等少陽證之要藥,多配黃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湯;用治感冒發熱,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熱作用,常與甘草同用,若熱邪較甚,可配葛根、黃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湯;現有用柴胡制成的單味或復方注射液,對于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

2、用于肝郁氣滯,月經不調,胸脅疼痛。本品能條達肝氣,疏肝解郁,調經止痛。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如逍遙散;對于胸脅疼痛,不論內傷肝郁,外傷跌撲,均可應用,常與香附、川芎、芍藥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3、用于氣虛下陷,久瀉脫肛。本品長于升舉脾胃清陽之氣,善治氣虛下陷神倦發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癥,常配人參、黃芪、升麻等同用,如補中益氣湯。

此外,本品還可退熱截瘧,又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之品,常與黃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

柴胡的功效

1、疏郁:柴胡長于疏達肝、胃、膽、三焦之氣機,說:“肝氣不舒暢者此能舒之”,又謂:“善達少陽之木氣,則少陽之氣能疏通胃氣之郁,而其結氣、飲食、積聚自消化也。”正說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療肝郁之疾、膽道疾病、月經不調之癥。例如常伍等。代表方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為主藥。

2、升清:柴胡味輕,具升陽之性,能引中氣升達于上。李東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氣升達于上?!狈饺缪a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升陽湯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療清陽下陷、中氣不升、上氣不足之證。

3、散邪:柴胡的散邪作用,已為所重視,創“新方八陣”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別體現了柴胡具有寒散、溫散、平散、補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黃芩、生地,溫散配,平散配、生姜,補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4、清熱: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熱作用,言其能治“寒熱邪氣”《傷寒論》有小柴胡湯專治熱傳少陽,熱入血室之證。清熱臨床常配伍黃芩、丹皮、梔子等品。無論外感熱邪或臟腑郁熱均可使之,其效驗迅捷。《藥性論》也謂其:“主時疾,內外熱不解”。

柴胡的副作用

若用量過大,苦寒疏泄太過則會產生強烈的全身倦怠、白日嗜睡、反應遲鈍、工作效率降低、浮腫、以及便軟、食欲不振、腹脹等胃腸活動障礙癥狀。吃多了柴胡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欲等不良現象,這些在工作中或者是在學習中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揭曉柴胡之三大功效

柴胡是一種傘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在很多的中藥成分中都可以看到,能有效的治療因為感冒所引起的發熱現象,緩解月經不調,雖然說柴胡具有很多的功效,但是也并不是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服用,我們一定要了解柴胡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一些,又有哪一些禁忌事項呢?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散邪

柴胡具有行散,溫散,平散,補散等眾多的效果,行散需要搭配黃芩,生地一起服用,平散需要搭配生姜,補散需要搭配熟地,都能夠獲得更好的散邪效果,讓我們人體的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服用的方法一定要正確,否則就沒有辦法產生效果。

2、疏郁

柴胡能夠達到疏肝利膽的效果,如果肝氣存在不舒暢的人群都可以服用,柴胡所具有的舒郁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可以達到治療肝郁疾病,膽道疾病,月經不調等現象,在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代表藥就是逍遙散,柴胡疏肝散,都是將柴胡作為主要材料的。

3、升清

柴胡的味道比較輕,具有升陽的效果,能夠有效的促進中氣的升高,比如說補中益氣湯,升陽湯,調中益氣湯,大部分都是具有明顯效果的,再搭配五升麻,生口齊之后,能夠有效的達到中氣補升的效果。

柴胡的禁忌

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人群都不應該服用,否則的話就會導致自己的氣血出現逆升的現象,嚴重危害自身的健康,柴胡和皂角,藜蘆都具有相克的效果,不應該服用,否則的話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大葉柴胡的根莖比較干燥,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細膩,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可以服用。

柴胡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很多的中藥方中都可以看到它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比如說能夠疏肝利膽,也具有散邪的效果,為我們的健康帶來一定的保障,但是我們也一定要知道,柴胡其實也具有一定的禁忌事項,千萬不可以和皂角,藜蘆一起服用。

柴胡疏肝散的食用注意事項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時服。

組成:陳皮(醋炒) 柴胡各6克 川芎 枳殼(麩炒) 芍藥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加減用藥

若脅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疏肝行氣止痛;若腹脹者,加枳實、厚樸,以行氣除脹;若太息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泄濁逆等

附方

柴胡疏肝散與木香順氣散均有香附、陳皮、枳殼、炙甘草,二方均有行氣解郁作用,用甘草者,兼防行氣藥傷氣。柴胡疏肝散中用川芎、芍藥,行氣解郁之中兼以理血,治療肝氣郁結證;而木香順氣散方藥行氣解郁作用大于柴胡疏肝散,又因厚樸、蒼術、砂仁既行氣又祛濕,故治療氣郁夾濕證。再則,肝藏血,柴胡疏肝散兼以理血,治療氣郁兼有血行不暢;脾主化濕,木香順氣散兼以祛濕,治療氣郁兼有脾胃濕阻。

小柴胡湯的療效怎么樣

小柴胡湯療效

小柴胡湯為三焦樞杻之劑,少陽首方,外可治表,內可治臟,中可和半表半里。其方藥有

柴胡,黃苓,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

寒熱并用,燥濕并用,升降散斂并用,非雜亂無法也,正法之妙也”。戴北山也有大體相同的見解,他說;“寒熱并用謂之和,補瀉合劑謂之和,表里雙解謂之和,平其亢逆謂之和”。

組成:柴胡半斤(24g),黃芩三兩(9g),人參三兩(9g),甘草三兩,炙(6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兩,切(9g),大棗十二枚,擘(4枚)。

運用

1、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苔白,脈弦為證治要點。因柴胡升散,苓、夏性燥,故對陰虛血少者忌用。

2、若胸中煩而不嘔,為熱聚于胸,去半夏、人參,加瓜蔞以清熱理氣寬胸;渴者,是熱傷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腹中痛,是肝氣乘脾,宜去黃芩,加芍藥以柔肝緩急止痛;脅下痞鞭,是氣滯痰郁,去大棗,加牡蠣以軟堅散結;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氣凌心,宜去黃芩,加茯苓以淡滲利水;不渴,外有微熱,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參,加桂枝以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飲,宜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溫肺止咳。

3、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產褥熱、急性乳腺炎、睪丸炎、膽汁返流性胃炎、胃潰瘍等屬少陽證者。

柴胡桂枝湯的功效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是《傷寒論》中治療太陽和少陽并病的方劑,是由小柴胡湯合桂枝湯各半量而組成,主要用于太陽少陽合病引起的發熱惡寒、肢體疼痛等癥。隨著其臨床運用和研究的深入,發現其有很多新的用途。

組成:柴胡四兩、桂枝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灸,半夏二合半洗、黃芩一兩半、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姜一兩半切。

用法功用主治

解表和里

上藥九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表證未解者。

外感風寒,發熱自汗,微惡寒,或寒熱往來,鼻鳴干嘔,頭痛項強,胸脅痛滿,脈弦或浮大?,F用于感冒、癲癇、流行性出血熱等。

其他治療用途

一、十二指腸潰瘍

柴胡桂枝湯對用H2受體拮抗劑治療無效的十二指腸潰瘍有良好效果,每日1劑,水煎服,10天為1療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湯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從而減低胃液對黏膜的損害作用,同時柴胡桂枝湯能影響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強十二指腸黏膜的防御作用。

二、癲癇

研究認為癲癇放電現象是細胞內貯存的鈣在釋放過程中,鈣結合狀態的改變使與鈣相關的細胞內蛋白質、細胞膜離子通道也發生變化,出現了神經元突發型病理放電。柴胡桂枝湯可使一些相關性改變的每個步驟都受到抑制,從而達到抗癲癇作用。有人用本方治療84例癲癇病人,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結果治愈25例,顯效41例,好轉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高達94.05%。

三、反復感冒

反復感冒多與人的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有研究發現柴胡桂枝湯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實驗表明柴胡桂枝湯可使造血干細胞向淋巴細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機能活化。據報道柴胡桂枝湯治療易感冒兒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癥患者18例,結果顯效12例,有效4例,無效2例,并且發現癥狀改善最明顯的是發熱,其次是食欲、咳嗽、噴嚏、清涕。

四、病毒感染性發熱

柴胡桂枝湯有良好的解熱、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用于治療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有良好的效果,并對感染引起的驚厥有效。據報道有人以本方加生石膏、川芎和蒼術治療病毒感染性發熱112例,每日1劑,重者可1日2劑,一般服藥5劑有效,總有效率為87.5%。

五、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失去平衡所致,多見頭痛頭昏,焦慮煩躁,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心悸氣短,胃納減退,脘腹痞滿,甚至皮膚過敏、陽痿、遺精等。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湯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尤對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有雙向調節作用,可調節和消除神經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有人以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神經衰弱60例,每日1劑,14天1療程,一般1~2療程即可獲效。

六、腦缺血

反復發作的腦局部血流一過性減少,于相應供應區出現短暫神經癥狀,約25~40%在5年內發展為完全型腦梗死。實驗表明柴胡桂枝湯對腦部神經元的缺血性損傷有保護作用,同時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腦缺血的功能。

小柴胡顆粒的功效

成分:柴胡、黃芩、半夏(姜制)、黨參、生姜、甘草、大棗。輔料為蔗糖。

主治: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發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院就診。

7、服藥三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699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