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特色小吃-溝幫子熏雞:溝幫子熏雞始創于清光緒十五年,創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御廚,得皇家宮廷熏雞秘方,建熏雞坊,名“溝幫子熏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薪火傳承,創“溝幫子熏雞”百年老號,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
溝幫子熏雞制作過程精細,有十六道工序,包括選活雞、檢疫、宰殺、整形、煮沸、熏烤等。在煮沸配料上更是非常講究,除采用老原湯加添二十多種調料外,還堅持使用傳統的白糖熏烤,同時必須做到三準:一是投鹽要準,咸淡適宜;二是火候要準,人不離鍋;三是投料要準,保持鮮香。溝幫子熏雞之所以好吃,主要在于選料精良,配料有方,制作精細。它選用一 年生公雞。因為一年的公雞一則肉嫩,二則味鮮。母雞膛內脂肪太多,吃起來 膩口。從選雞到熏成要經過十六道工序。雞經整形后,先置于加好調料的老湯 中略加浸泡,然后入鍋慢火煮二小時熟時放鹽,煮至爛而連絲時出鍋隨后趁熱 熏烤,先刷上一層香油,再放入帶有鐵子的鍋中,鍋底燒至微紅時,投入白糖, 將鍋蓋嚴,兩分鐘后將雞翻動一次再蓋嚴,經二、三分鐘即可熏好。
做法:
做法一
制作流程
1.選料:300天至500天下架雞,按天數分類擺放;
2.制作湯料:在蒸汽夾層鍋內,加水250kg,打開閥門,水加熱至翻花狀態,加入3kg藥料,攪拌均勻后,改為小火加熱,20分鐘后,關閉閥門。清理鍋內藥料,料水送入腌制間備用;
3.煮制:用之前制作好的老湯略加浸泡,平整擺放不齊的雞,雞身全部沒入料液以下,放入鍋中用小火煮制,半熟時加鹽,再次翻花調到中火,開鍋后壓簾,用鐵軌壓在鐵簾上,使鐵簾下的雞全部入湯下,不外露,使雞受熱均勻;
4.熏制:把煮制好的熏雞推入爐內,取綿白糖,均勻撒在指定鐵板上,迅速關上爐門,根據冒出糖煙的深淺顏色確定熏制時間;
5.噴毛質檢:熏制好的雞推到分揀室,用火把雞體的絨毛燒掉,毛根用手摘凈,檢查雞膛內是否有雜物。
工藝提示
1.煮雞要掌握好火候,要爛而不散,以保持完整雞形,以利于進行下一道工序;
2.熏制時間不可過長,否則顏色過重,影響外觀;
3.再調制鮮姜、五香粉、胡椒粉、味精時也可加入香辣粉,味道會更加鮮美。
做法二
制作食材:仔公雞40只 肉桂 30克 五香粉10克 丁香 30克 胡椒粉10克 鮮姜 50克、香辣粉10克 豆蔻 10克 砂仁 10克 白芷 30克 干姜 10克 桂皮 30克、陳皮 30克 草蔻 20克 白糖 400克 麻油 200克 味精 50克
制作流程
1.將雞宰殺,整理干凈。將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雞肋骨和椎骨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撐起,再在雞下脯尖處開一小口,將雞腿交叉插入口內,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再晾干表面水分待用。
2.將全部肉料裝入布袋內扎好放入鍋里,把鮮姜、五香粉、胡椒粉、味精、香辣粉放入加凈水的鍋內調和。再將雞下鍋浸泡 1個小時,然后用小火煮至半熟加鹽,再繼續煮到成熟為止,取出趁熱熏烤。熏前先在雞身上抹遍麻油,再將雞放入鍋內篦子上,鍋底燒至微紅時,下入白糖熏 2分鐘后,翻轉雞身再熏二三分鐘即可。
制作關鍵
1.煮雞要掌握好火候,要爛而不散,以保持完整雞形,以利于進行下一道工序。
2.熏制時間不可過長,否則顏色過重,影響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