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的作用與功效,枳殼的功效與作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13 02:26   5,26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枳殼的功效與作用,枳殼的功效,枳殼的作用與功效,枳殼的作用,枳殼和枳實的區別,枳殼是什么,中藥枳殼圖片,中藥枳殼的作用,桔梗枳殼方,麩炒枳殼,炒枳殼

枳殼的作用與功效

枳殼(zhǐ qiào)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采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枳殼性苦、辛、酸、溫,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病癥。枳殼在我國多地都有生產,以湖南和江西的產品為佳。其中江西省新干縣的枳殼又名商洲枳殼、三湖枳殼,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數較多”的特點,其藥用的有效成分優于其他品種,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枳殼的作用與功效

枳殼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雷公炮炙論》

中藥枳殼的釋名

枳殼、枳實同出一物,“生則皮厚而實”,日枳實;“熟則殼薄而虛”,日枳殼。

中藥枳殼的基原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未成熟的果實。

中藥枳殼的功效

理氣寬中,化痰消積。主治胸膈痞滿,脅肋脹痛,痰滯咳嗽,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瀉痢后重,腸風痔疾,脫肛,陰挺,風疹瘙癢。

1.《藥性論》:"治遍身風疹,肌中如麻豆惡癢,主腸風痔疾,心腹結氣,兩脅脹虛,關膈擁塞。"

2.《日華子》:"健脾開胃,調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瘕結痃癖,五膈氣,除風明目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皮膚癢,痔腫可炙熨。"

3.《開寶本草》:"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勞氣咳嗽,背膊悶倦,散留結,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大腸風,安胃,止風痛。"

4.《醫學啟源》:"治胸中痞塞,泄肺氣?!吨髦蚊匾吩疲溆糜兴模浩菩南聢云?,一也;利胸中氣,二也;化痰,三也;消食,四也。又云:破氣。"

5.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產后腸出不收。"

6.《本草正》:"束胎安胎,炙熱可熨痔腫。"

7.《本草述鉤元》:"治肺氣水腫。"

8.《現代實用中藥》:"治咳嗽,水腫,便秘,子宮下垂,脫肛。"

中藥枳殼的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鎮靜作用

3、利尿作用

4、興奮子宮作用(孕期女性易導致流產)

5、對變態反應抑制作用

6、強心作用

7、升壓作用

8、利膽作用

植物

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又名皮頭橙(《中藥志》),鉤頭橙(《全國中草藥匯編》)。

常綠小喬木。枝三棱形,有長刺。單身復葉互生,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10cm,寬1.5~5cm,先端短而鈍,漸尖或微凹,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微波狀,具半透明油點;葉柄有狹長形或狹長倒心形的葉翼。花單生或數朵簇生于葉腋及當年生枝條的頂端;花萼杯狀,5裂;花瓣5,長圓形,白色略反卷,芳香;雄蕊20以上;子房上位,球形,柱頭頭狀。柑果近球形,熟時橙黃色,果皮粗糙。花期4~5月,果期6~11月。

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此外,尚有以下植物的未成熟果實在部分地區作枳殼入藥:

①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分布于江蘇蘇州及浙江金華地區;②香圓C.wilsonii Tanaka分布于陜西安康地區;

③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L.)Raf.分布于福建。

中藥枳殼的采集

7月下旬至8月上句果實近成熟時采摘,大者橫切成兩半,曬干或微火烘干。

藥材

枳殼Fructus Aurantii未成熟的果實加工后呈半球形,直徑3~5.5cm。外皮綠褐色或棕褐色,略粗糙,表面有眾多小油點,中央有明顯花柱基痕或圓形果柄痕。切面中果皮厚0.6~1.2cm。質堅硬,瓤囊7~12瓣,內藏種子.中軸堅實,寬5~9mm,黃白色。氣香,味苦、微酸。以外果皮色綠褐、果肉厚、質堅硬、香氣濃者為佳。

中藥枳殼的炮制

1.枳殼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篩去脫落的瓤核。《雷

公炮炙論》:“用時先去瓤?!薄度杖A子》:“人藥浸軟,銼?!鄙烽L于理氣寬中,多用于脘腹脹痛。

2.麩炒枳殼取麩皮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待冒煙時,加入枳殼片,迅速拌炒至深黃色,麩皮呈焦黃色,取出,篩去焦麩皮,放涼。每枳殼片100kg,用麩皮10kg。《圣惠方》:“去瓤,麩炒微黃?!丙煶春罂删徍推湫猎镏裕瑢S诶須庀?。

3.炒枳殼取凈枳殼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放涼。或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放涼。《經效產寶》:“炒令焦黃?!背春罂删徍退幮?。

4.鹽枳殼取凈枳殼片,用鹽水拌勻,悶潤至盡,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婦科玉尺》:“鹽炙。”

5.蜜枳殼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凈枳殼片拌勻,悶潤至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每枳殼片100kg,用煉蜜25kg?!夺t醇媵義》:“蜜水炒?!?/p>

枳殼的炮制,歷代以去瓤后麩炒居多。實驗證明,枳殼的果瓤揮發油含量甚少,且不含右旋檸檬烯,其成分組成與枳殼也不相同,柚苷含量也低于枳殼,并極易發霉變質和生蟲,其煎液味極苦澀,不堪人口。故傳統炮制中把枳殼瓤作為非藥用部位去除是合理的。枳殼麩炒后揮發油含量降低約1/2,麩炒枳殼水煎液對兔離體腸管的抑制作用、對小鼠胃腸蠕動的作用及對兔離體子宮的興奮作用與生枳殼水煎液的作用相似,但作用強度較生枳殼緩和。說明枳殼麩炒后可緩和辛燥之性,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貯干燥容器內,麩炒枳殼、炒枳殼、鹽枳殼、蜜枳殼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中藥枳殼的性味歸經

味苦、酸、微辛,性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氣香泄散,降中有升。

1.《開寶本草》:“味苦、酸,微寒,無毒?!?/p>

2.《醫學啟源》:“《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氣厚味薄,浮而升,微降,陰中陽也。”

3.李東垣:“沉也,陰也?!?引自《綱目》)

4.《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胃、大腸四經?!?/p>

5.《藥品化義》:“氣微香,味甘、微辛,鮮者帶酸,性微寒而緩?!薄叭敕?、脾、胃、大腸四經。”

中藥枳殼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炒熱熨。

中藥枳殼的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

1.《品匯精要》:“多用損胸中至高之氣?!?/p>

2.《本草正》:“虛者少用,恐傷元氣?!?/p>

3.《本草匯言》:“如肝腎陰虧,血損營虛,脅肋隱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氣虛陷,愈下愈墜,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p>

4.《本草備要》:“孕婦及氣虛人忌用?!?/p>

5.《得配本草》:“脾虛服之氣滯作脹?!?/p>

中藥枳殼的應用配伍

理氣寬中本品辛散苦降,入脾胃二經氣分,善寬胸利膈,行氣消痞,故常用于氣滯痰食所致胸脘痞滿、脅肋脹痛等證。凡傷寒痞氣,胸中滿悶者,多與桔梗相配,使升降結合,以宣通胸中氣滯,如《蘇沈良方》枳殼湯。凡胸中痰滯,氣塞短氣者,每與橘皮相伍,以化痰行氣,如《醫學入門》枳橘湯;若為痰飲兼有食積者,可與半夏、桔梗、官桂同用,以化痰理氣蠲飲,如《醫方選要》快活丸。凡肝氣郁滯,脅肋脹痛者,宜與柴胡、川芎、香附等配伍,共奏疏肝解郁止痛之功,如《雜病源流犀燭》枳殼疏肝散。行滯消積本品辛散苦泄,能消積導滯,下氣除脹,故可用于食積不化、脘腹脹痛、噯氣嘔逆、下痢后重等證。凡食積脘腹脹痛、不欲飲食者,可與陳皮、神曲、麥芽、萊菔子等同用,以消食化積,行氣止痛,如《癥因脈治》枳殼化滯湯;若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而致食滯脘脹者,宜與黨參、白術等配伍,以益氣健脾、消補兼施,如《圣惠方》枳殼散;若噯氣嘔逆,心腹脹悶,不欲飲食者,可與橘皮、木香等相佐,以降氣寬中,如《普濟方》降氣丸。凡熱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可與檳榔、大黃等合用,以行氣導滯,如《醫便》枳殼大黃湯;若冷熱不調,赤白痢下不止者,可與厚樸、地榆、椿根皮等并施,如《圣惠方》枳殼散。凡氣虛腸燥,大便秘結不暢者,可與人參、麥門冬配用,以益氣生津潤便。

此外,枳殼雖以降泄為用,但又降中有升,故與益氣升陽之人參、黃芪、升麻等同用,可治氣虛下陷之胃下垂、脫肛、陰挺等證。后二者也可單味研末調搽,或與黃芪煎湯浸浴。又本品行氣之功尚能祛風,故可用于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證。凡治腸風下血或痔瘡出血疼痛者,可與槐花、地榆、荊芥、黃連等同用,以清腸疏風、利氣止痛,如《丹溪心法》枳殼散;若治風疹瘙癢者,可單用本品煎湯內服;或與荊芥、苦參、蒼耳子等配伍煎服或淋洗,如《證治準繩》枳殼散。

1.《赤水玄珠》:“枳殼得桔梗,能使胸中寬。”

2.《藥鑒》:“同甘草瘦胎,和黃連減痔?!?/p>

3.《絳雪園古方選注》:“好古日:枳殼利腸胃,欲益氣則佐以白術、茯苓。腹急筋見是虛寒也,佐以附子、官桂,通下焦之陽;使以檳榔寬其腹,乃急則治標之法也。”

4.《得宜本草》:“得桔梗,治虛痞;得甘草,治婦人體肥難產?!?/p>

5.《得配本草》:“得桂枝、姜、棗,治脅骨疼痛;得木香,治呃噫;得黃連、木香,治赤白?。坏脵壚?、黃連,治痞滿;得甘草,治小兒二便秘澀;佐川連、槐蕊,滅諸痔腫痛;佐石膏、蔞仁,去時疫熱邪;入黃芪煎湯,浸產后腸出。”

6.《本草求原》:“古人與桔梗同用,一降泄,一開提,大有妙用;同柴胡,為寒熱痞滿要藥;凡夾食傷寒感冒,并宜枳殼與表散同用?!?/p>

7.《本草述鉤元》:“得人參、麥冬治氣虛大便不快;同肉桂治右脅痛。”

臨床報道

1.治療子宮脫垂枳殼、茺蔚子各15g,濃煎成100ml,加糖適量,每日服用1劑,30日為1療程。共治療工度子宮脫垂924例,結果:顯效(癥狀消失,子宮頸最低部位在坐骨棘平面以上)602例,占65.15%;有效(癥狀減輕,子宮頸最低部位在坐骨棘平面以下)173例,占18.72%,有效率為83.87%;無效(癥狀體征與治療前同)149例。與服用補中益氣湯的116例(有效率為54.13%)比較,療效明顯提高。

2.治療便秘便秘通是由枳殼、白術、肉蓯蓉組成的口服液。每次口服20ml,1日2次。療程3日。治療老年人便秘73例,總有效率91.8%。

文獻綜錄

1.張潔古:“枳殼破氣,勝濕化痰,泄肺走大腸,多用損胸中至高之氣,只可二三服而已。”(引自《綱目》)

2.《綱目》:“《杜壬方》載瘦胎飲,張潔古《活法機要》改以枳術丸日服,令胎瘦易產,謂之束胎丸。而寇宗夷《衍義》言,胎壯則子有力易生,令服枳殼藥,反致無力,兼子亦氣弱難養,所謂縮胎易產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說,似覺為優,或胎前氣盛壅滯者宜用之,所謂八九月胎必用枳殼、蘇梗以順氣,胎前無滯,則產后無虛也。若氣稟弱者,即大非所宜矣。”

3.《本草經疏》:“枳殼,氣味所主,與枳實大略相同。但枳實形小,其氣全,其性烈,故善下達;枳殼形大,其氣散,其性緩,故其行稍遲,是以能入胸膈肺胃之分及人大腸也。其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止風痛者,蓋肺主皮毛,胃主肌肉,風寒濕入于二經,則皮膚瘙癢,或作痛,或麻木,此藥有苦泄辛散之功,兼能引諸風藥入于二經,故為治風所需,風邪既散,則關節自然通利矣。其療勞氣咳嗽,背膊悶倦者,蓋亦指風寒郁于上焦,則肺氣滯而為悶倦咳嗽,《經》日: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殼味苦,能泄至高之氣,故主治也。又肺與大腸為表里,風邪入肺,則并人大腸,風熱相搏而為腸風下血??嗪滦怪畾猓瑒t血熱清而風自除矣。其主散留結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安胃諸證,悉與枳實相同,第其氣稍緩耳?!薄拌讱ば狗危軗p至高之氣,肺氣虛弱者忌之;脾胃虛,中氣不運而痰壅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風寒入肺氣壅者,服之反能作劇;咳嗽陰虛火炎者,服之立致危殆。一概胎前產后,咸不宜服。今世多用以治婦人胎氣不安,或至八九月為易產之劑,動輒資用,殊不知婦人懷孕,全賴氣血以養胎,氣血充足則胎自易生,且妊婦至八九月,精神困倦,四肢軟弱,飲食減少,動息喘促,何莫非虛弱之證,而更用此耗散之藥耶?正《經》所謂損不足而虛其虛,豈不大謬哉!古方有瘦胎飲者,為湖陽公主而設,以彼奉養太過,其氣必實,故用此以耗其有余之氣,則胎易產。今人不知古人立方之意,一概濫施,誤甚,誤甚。”

4.《本草匯言》:“大抵枳殼之性,專于平氣,氣平則痰喘止,氣平則痞脹消,氣平則刺痛安,氣平則后重除。所以戴氏方謂枳殼能定痰喘,消脹滿,止脅肋刺痛,除下痢后重急迫,正此意也。以上諸證屬形盛有余,氣火、風痰、食飲為病者宜之。如關脾胃氣虛,中氣不運而為痰為喘、為痞脹者,勿用也。如肝腎陰虧,血損營虛,脅肋隱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氣虛陷,愈下愈墜,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故前人有言,多服枳殼有損胸中清純之氣,可不慎歟!”

5.《本經逢原》:“凡氣弱脾虛,致停食痞滿,治當補中益氣,則食自消,痞自散。若用枳殼、枳實,是抱薪救火矣。”

6.《本草求原》:“實與殼本一物,苦寒無毒,采于秋,主破氣,消脹痞,行痰,止痛,消水腫,治喘嗽,胸痹,結胸,五膈食積嘔逆,痃癖,脅脹,瀉痢后重,氣虛便難,腸風,去痹,開胃健脾,療痔,所主略同,不必拘于實治下、殼治上也。但實采于七八月,得秋金旺氣令甚峻,故治脾胃心腹臟里之病,凡氣病而至血結及痰食停積有形者宜之。《本經》言止痢,長肌肉,利五臟,蓋言里也;殼采于九十月金氣漸退,水氣漸進,性浮而緩,故兼通肺胃胸膈皮毛之表氣。《本經》言其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疹苦癢,除寒熱結,凡風寒濕熱阻氣致喘嗽,痞嘔水腫,病在無形之氣宜之?!?/p>

7.《本草思辨錄》:“枳殼,乃枳實之老而殼薄者。既名枳殼,須去瓤核用之。殼、實古原不分,性用亦無少異。若治胸膈痞塞,枳殼較枳實少勝。然何如以枳實協辛溫輕揚之橘皮、桂枝,為奏功尤大乎!惟《本經》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則惟去瓤核之枳殼為宜。蓋癢為風,寒熱結為痹,于皮膚中除風除痹,用枳實則易走里,難與枳殼爭能。此《證類本草》枳殼所以主風癢麻痹也?!?/p>

枳殼的副作用 服用枳殼要注意的情況

枳殼是我們大家不陌生的了,這是非常好的一種中藥材了,可以很好的促進我們的健康,這對我們人體的幫助是非常好的,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保護身體健康哦,不過在服用枳殼的時候也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枳殼的情況吧。

枳殼是非常好的一種中藥材了,可以很好的促進我們的健康,但是在服用枳殼的時候也需要我們注意,是存在一定禁忌的了,這是由于枳殼有一定的毒性,不過不是很大,在安全劑量下使用,一般不會出現不良的反應,但是如果注射的劑量增加不少,會出現死亡的情況,所以還一定要注意枳殼的副作用,務必保證在安全的劑量下使用,不能隨意加大了劑量。

不過總得來說我們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了,由于枳殼的副作用并不大,但是對身體較為虛弱的人而言,使用還需格外注意。對于脾胃虛弱的病人,還有孕婦、兒童還是需要慎重服用的。肺氣虛弱,脾胃也比較虛弱的人,劑量是不要用,所以是我們大家不能錯過的了哦。

可以發現枳殼性微寒,是一種具有廣泛藥用價值的中藥,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和作用。但是由于枳殼性寒,因此我們服用枳殼的量太多了,那么就容易出現受寒的情況,所以需要我們小心才行,而且枳殼能治療胃部消化不良的情況,能改善胃脹等。對于拉肚子,還有脫肛,還有子宮脫垂等,都可以起到不錯的改善功效。

枳殼的副作用盡管有,但是如果用對了,其發揮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枳殼可以和黃芪、鯽魚搭配起來做成美味,可以治療微笑吹,能讓惡心、嘔吐、便秘等。枳殼是一種很好的中藥,可根據身體的狀況合理選擇使用,所以是需要我們大家合理的去服用的,這對我們的幫助是非常強的了。

上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了枳殼的情況,可以發現我們選擇服用枳殼是非常好的,可以很好的促進我們人體的健康了,但是在服用枳殼的時候也要注意,是會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了,這是我們需要小心的,大家注意起來才能更健康哦。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782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