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作用與功效,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18 03:51   2,874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圖片,薏苡仁粥,薏苡仁的功效,薏苡仁的作用與功效,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薏苡仁價格,薏苡仁怎么吃,薏苡仁做法,薏苡仁湯,生薏苡仁,薏苡仁是什么,麩炒薏苡仁,薏苡仁產地,薏苡仁粉

薏苡仁的作用與功效

薏苡仁,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再曬干,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和雜質,收集種仁。

薏苡仁的作用與功效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本品為常用中藥。原名薏苡人《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別名:薏米、薏仁米、草珠子。

來源: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干燥種仁,多為栽培,亦有野生。

產地:過去主產福建莆城,莆田稱“莆米仁”,河北安國,阜平稱“祁薏米”;遼寧遼陽,莊河稱“關米仁”,現全國各省均有栽培。

性狀鑒別:種仁呈卵形—橢圓形,基部略平,頂端鈍圓。表面乳白色。光滑。常有少量的淡棕色種皮殘存,基部凹入,中央有點狀種臍。側面有腹溝,溝內淡棕色(有殘留種皮)。依腹溝方向縱切可見胚乳較大,白色粉質,盾片狹長,淡黃色,油質,胚細長,位于腹溝一側,上端為胚根,下端為胚芽。種仁橫切腎形,質堅硬,味甘。以粒大、色白、完整,無碎粒,無粉屑雜質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薏苡素、甾醇、氨基酸、維生素B1、薏苡仁脂。

功效與作用:能利水滲濕,有助于清熱排膿和治肌肉風濕。關于后者,現代醫學已證實,以薏仁油作用于蛙肌,確能使肌肉攣縮減少,這就為前人的經驗“薏苡仁治濕痹拘攣”提供了初步的科學根據。本品又能健脾止瀉,可能與其所含維生素B1有關。

炮制:生用或炒用。

性味:甘淡。

歸經:入脾尾肺經。

功能:利濕清熱,健脾補肺。

主治:水腫腳氣,食少瀉泄,濕痹拘攣,肺癰,腸癰。

臨床應用:作為輔助藥,用于利尿消炎,去濕止痛、健脾止瀉。

1、用于治療輕癥水腫,尤為腳氣水腫較適宜。慢性腎炎而水腫較輕者,可用薏苡仁和魚腥草等利尿退腫,并可根據患者脾腎陽虛的情況酌加杜仲、菟絲子、黃芪等補益藥,方如薏苡仁杜仲湯。

2、用于治療內癰。例如治肺癰的葦莖湯,治腸癰的腸癰方,均用本品配合。

3、用于治療濕熱痹痛(錄入風濕性肌炎、多發性神經炎),可緩解肌肉攣縮疼痛,無論熱癥寒癥都可用,偏熱的,配絡石藤、稀簽草;偏寒的,配麻黃,方如麻杏薏苡甘草湯;濕重的,再加配蒼術,方如薏苡仁湯。

4、用于健脾止瀉。薏苡仁的效力雖不及淮山藥,但仍能進食欲,幫助消化,治腳氣病和脾虛泄瀉。在健脾方劑內也常采用,如參苓白術散。

此外,本品又可治皮膚扁平疣。可用50g,水煎服,或以100g煮粥,服用一個月作用,有一定效果。其治療原理尚待研究。

用量:15~30g,大劑量可用到60~90g。

處方舉例:1、薏苡杜仲湯:生薏苡仁24g,杜仲12g,土茯苓30g,菟絲子9g,金狗脊18g,黃芪30g,魚腥草18g,四葉參30g,水煎服。

2、麻杏薏苡甘草湯(《金匱要略》):麻黃4.5g,杏仁6g,生薏苡仁15g,甘草3g,水煎服。

3、薏苡仁湯(《張氏醫通》):生薏苡仁24g,蒼術9g,麻黃6g,桂枝6g,當歸9g,白芍9g,生姜9g,甘草3g,水煎服。

注:1、本品生用為主,炒用只用于健脾。2、本品效力較緩,故用量宜較大。3、據報道,實驗研究發現薏苡內脂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臨床上也曾試用薏苡仁配白花蛇舌草、全蝎、生甘草等治乳癌,但療效尚有待進一步觀察。又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的抗腫瘤作用還不能肯定。

薏苡仁(薏米)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別名:薏米、薏仁米、薏苡仁、薏苡、苡仁米、苡仁、川谷、苡米、米仁、生苡仁、回回米、薏珠子、草珠子、六谷子、尿珠子、藥玉米

性味:味甘淡,性涼。

歸經:歸脾、胃、肺、大腸經。

適用體質:一般人都可以食用,痰濕體質效果更好。

薏苡仁(薏米)的功效與作用

健脾,補肺,利水,利濕,殺蟲,止咳,止瀉,降血糖,降血壓,清熱排膿。

補氣健脾:用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少華、少氣懶言等。

利水滲濕:用于水腫腳氣、淋濁、白帶量多質稀等。

清熱排膿:用于肺痿、腸癰、癰瘍破潰、膿出不暢等。

除痹止瀉:用于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

1、減肥

薏苡仁是谷類中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而且低脂、低熱量,因此是減肥的最佳主食。薏米以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 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并可幫助排便,所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若每天食用50~100克的薏米,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并可預防高血脂癥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病。

3、降血脂

薏米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吸附膽鹽(負責消化脂肪)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從而降低血脂及血糖。

4、防癌

薏米中所含的硒元素能防癌,并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宮頸癌的輔助治療。

5、利水滲濕(水腫,小便不利,腳氣)用治水飲內停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功用類似茯苓,尤以脾虛濕盛者最為適宜,多與茯苓、白術等同用。用治腳氣水腫,可與防己、木瓜等配伍。

6、健脾補中(脾虛泄瀉)用治脾虛濕盛之泄瀉,常與人參、茯苓等同用,如參等白術散。

7、舒筋除痹(濕痹拘攣)用治濕痹而筋脈攣急疼痛,可單用薏苡仁為末煮粥,每日服食,如薏苡仁粥;或配伍獨活、防風等同用。亦可用治濕溫初起或暑濕邪在氣分、濕邪偏盛者,常與杏仁、白豆蔻等同用,如三仁湯。本品舒筋除痹,和緩拘攣功用佳。

8、清熱排膿(肺癰,腸癰)用治肺癰、腸癰等。用治肺癰,可配葦莖、冬瓜仁等同用,如華莖湯;用治腸癰,可與敗醬草、附子等配伍,如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仁(薏米)主治

主治小便短赤、子宮頸癌、降血糖、降血壓、肝炎、蛔蟲病、癲癇、婦女帶下、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癰、腸癰、白帶等。

薏苡仁(薏米)成分及現代藥理研究

現代研究,有抗腫瘤、抗炎、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鈣、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熱、鎮靜、鎮痛作用。另有報告指出,薏苡仁對癌細胞有阻止其成長與傷害的作用。

薏苡仁(薏米)禁忌

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濕者忌之。

懷孕及正值經期婦女禁用。

薏米不容易煮熟,過度烹煮也會破壞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3小時以上。

因為薏米性偏涼,所以陽虛伯冷的人不適宜長期服用。

薏米所含的糖類黏性較高,所以不宜吃太多,以免妨礙消化。

汗少、便秘者及嬰幼兒避免食用。

薏苡仁(薏米)日常用法

日常用法:9~25g,用水煎服。可煮粥食用,也可做湯,有很好的祛濕利尿減肥的功效。

1、沖泡

薏米磨粉,在加熱的鮮牛奶中沖入少許薏米粉,攪拌勻后,配合早餐進食,也可美白肌膚。

2、煮粥

薏苡仁、糯米各20克,木耳10克,豬肝40克。木耳泡發,豬肝切碎末,加適量清水,共同煮粥食用。

3、煲湯

薏苡仁、紅小豆各50克,山藥10克,梨1個,所有材料洗凈,梨去皮,加清水適量,大火燒開后小火片刻,加冰糖即可。

薏苡仁(薏米)選方

1、補血養顏:薏苡仁、糯米各25g,木耳10g,豬肝50g。木耳泡發,豬肝切碎末,加適量清水,煮粥食用,有利于治療缺鐵性貧血。

2、化疲除濕:薏苡仁、紅小豆各50g,山藥15g,梨1個,冰糖適量。所有材料洗凈,梨去皮,加清水適量,大火燒開后小火索片刻,加冰糖即可。

3、除痰止咳:薏苡仁50g,烏雞1只,天門冬7g,冬菇3g,鹽適量。烏雞處理干凈,切塊,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薏苡仁、天門冬和冬菇一起燉煮至熟爛,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13.治腸癰拘攣腹痛、右下腹可觸及腫塊、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薏苡仁15g,冬瓜子30g,桃仁10g,牡丹皮6g。水煎,去渣,溫服。

14.治水腫、小便不利、喘息胸滿:薏苡仁200g,郁李仁60g。將郁李仁研爛,用水濾取藥汁。用郁李仁汁和薏苡仁煮成飯。分兩次食用。

薏苡仁(薏米)藥用部位

為禾木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種仁。

薏苡仁(薏米)選購保存

以顆粒大、飽滿、色白、完整者為佳。

應置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保存,并防潮、防鼠食。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7880.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