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的介紹
山竹,原名:莽吉柿(學名:Garcinia mangostana L.)藤黃科、藤黃屬小喬木,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對生,小枝具明顯的縱稜條。葉片厚革質,具光澤,橢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果成熟時紫紅色,間有黃褐色斑塊,光滑,原產馬魯古,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和云南也有引種或試種。為著名的熱帶水果,可生食或制果脯。
山竹分為油竹果、花竹果和沙竹。
1、油竹果身黑色。
2、花竹果把帶紅色、果面帶紅帶黑。
3、沙竹就是表面不光滑,果面呈淡黑色。
山竹的營養價值
山竹的營養價值極高,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0.66g、脂肪0.2g、糖類17g,產熱67千卡。維生素含量全面,除了B族維生素外,尚含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無機鹽方面鉀的含量最高,超過100mg。
山竹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這使山竹能克榴蓮之燥熱。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山竹的功效與作用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蓮之燥熱。在泰國,人們將榴蓮山竹視“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榴蓮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
另外,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貼士:其實山竹皮可以吃的,雖然它很澀口,但就很下火,后生仔長青春痘,可吃山竹皮去痘。如果覺得難吃,也可用山竹煲湯。
山竹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體弱、病后的人更適合,雖然一般人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個足矣。因含糖分較高,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者更應忌食。它亦含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應少吃。
山竹食用宜忌
山竹相對榴蓮,性偏寒涼,有解熱清涼的作用,可化解脂肪,潤膚降火,若皮膚生瘡,年輕人長青春痘,可生食山竹,也可用山竹煲湯。一王一后,一熱一涼,吃了大補的榴蓮之后,再吃山竹有清熱的功效。
山竹富含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會引起便秘,若不慎吃過量,可用紅糖煮姜茶解之。
另外,正因為山竹是最寒的水果。所以體質虛寒者少吃尚可,多吃不宜,也切勿和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湯等寒涼食物同吃。
山竹的做法大全
山竹怎么吃?山竹的吃法多種多樣:
1、山竹作為著名的熱帶水果,可生食或制果脯。
2、山竹可生吃、榨汁、做沙拉、制作罐頭等。山竹果皮味苦澀,剝皮時需防止將果皮汁液染在肉瓣上,以免影響口感。
3、干燥的山竹葉可用來泡茶。
推薦山竹的兩種做法:
1、山竹哈密瓜汁
功效:益智醒腦、改善健忘。
材料:山竹2個、哈密瓜300克。
制法:山竹去皮去籽、哈密瓜去皮去籽切小塊,兩種材料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200毫升,拌勻即可。
2、山竹生菜沙拉
功效: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
材料:山竹2個、番茄1個、蘋果1個、生菜1棵、沙拉醬。
制法:山竹去皮去籽、番茄切薄片、蘋果去皮切片、生菜洗凈。所有材料混合拼盤,淋上沙拉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