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豆腐

 小吃百科   2017-11-12 12:53   2,244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八公山豆腐

簡介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安徽省壽縣漢族傳統名肴,屬于沿淮菜系。豆腐起源于淮南王劉安時期八公山一帶,即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的交界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葉子奇的《草木子》、羅頎的《物原》等箸作中,都有八公山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的記載。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八公山和壽縣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采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當地農民制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

八公山豆腐

做法

食材準備:豆腐250克,熟筍25克,水發木耳50克,蝦籽10克,小蔥段5克,精鹽2克,八公山豆腐,醬油50克,濕綠豆淀粉100克,熟豬油50克,花生油500克(約耗100克)。

制作方法:

1. 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下冷水鍋中燒開撈起,放入密眼篩里瀝去水分。筍子切成薄片。濕淀粉加少水調成糊漿。

2. 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把豆腐在淀粉漿中滾一下,隨即下鍋,炸至金黃色時,倒入漏勺瀝去油,鍋仍放在旺火上,下入熟豬油15克,燒至五成熱,再放蝦籽、筍片、木耳、蔥段煸炒兩下,加入豆腐、醬油、精鹽和水50克,然后放入剩余的淀粉漿勾芡迅速翻炒幾下即成。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811.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