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小吃:紅燒牛尾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12 09:54   1,799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寧夏特色小吃-紅燒牛尾:紅燒牛尾,以牛尾為制作主料,紅燒牛尾的烹飪技巧以紅燒為主,口味屬于家常味??诟校荷珴捎蜐?,肉爛汁濃,鮮香醇厚。

紅燒牛尾

簡介

紅燒牛尾是清真菜菜譜之一,以牛尾為制作主料,紅燒牛尾的烹飪技巧以紅燒為主,口味屬于家常味。口感:色澤油潤,肉爛汁濃,鮮香醇厚。

“紅燒牛尾”是陜西傳統名菜,早在周朝就是關中人的主要肉食。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一次出巡路上,感到腹中空空,便走進一家餐館。事有湊巧,此日店里牛肉已賣完,只有一條牛尾,店主人燉在鍋里,準備自己食用,此時只得膽戰心驚地端出來進獻給秦始皇。誰知歪打正著,秦始皇從來未吃過這樣味美的牛尾,不但不怪罪店主,反而給予重賞。此菜后經歷代不斷改進,流傳至今。

做法

制作原料:鮮牛尾1000克,胡蘿卜50克,冬筍50克,干辣椒巧克,姜15克,鮮湯750克,醬油50克,鹽5克,白糖25克,紹酒50克,甘草15克,胡椒粉1克,菜籽油10克,大香5克,熟豬油1000克,花椒1克,蔥50克。

制作方法:將牛尾剝去皮,刮凈,剁成3厘米長的段,置溫水沖洗干凈,瀝水,加入醬油15克,紹酒15克,鹽2克浸腌。將胡蘿卜削去皮,和冬筍均切成滾刀塊,蔥切3厘米長的節,姜用刀拍松,辣椒去籽。炒鍋置中火上,加油燒至五成熱,投進胡蘿卜、冬筍,炸至黃色撈出,再將牛尾搌干水分,投進油鍋炸成淡黃色,撈出瀝油。另取凈炒鍋置旺火上,加菜籽油燒沸,投入花椒炸黃撈出。投入辣椒炸透,加蔥姜煸炒,再加鹽3克,醬油35克,紹酒、白糖等輔料一起將炸好的牛尾放入鮮湯,燒沸后改用小火煨透,至湯汁變濃,放進冬筍、胡蘿卜燒熟,起鍋盛入盤中,揀去甘草、辣椒即可。

營養價值

牛尾:牛尾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牛尾是牛身上活動最頻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最為鮮美。同時,牛尾性味甘平,富含膠質、多筋骨少膏脂,風味十足,能益血氣、補精髓、強體魄、滋容顏;現代營養學因其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視其為健康營養食品。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有助于細胞增殖與生長,是機體生長的要素,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并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828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