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的營養價值,竹蓀怎么吃,竹蓀的做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22 15:36   2,872 views 人閱讀  1 條評論

竹蓀(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又名竹笙、竹參,常見并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2016年第112號公告》,批準長寧竹蓀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劃定長寧縣現轄行政區域為保護區域,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竹蓀

竹蓀的營養價值

1、 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 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3、 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4、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竹蓀的食用功效

1、補腦:竹蓀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3、提高抵抗力:竹蓀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4、抑制腫瘤的發生: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恐怕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F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竹蓀的適用人群

肥胖、腦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腫瘤患者可以常食。

竹蓀的禁忌人群

竹蓀性涼,脾胃虛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

竹蓀的選購技巧

竹蓀以色澤淺黃、體大、無蟲蛀者為佳。不要選擇顏色過于潔白的,有可能是經過硫磺熏烤的。
儲存簡述

干制竹蓀的保存比較簡單,只要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即可。開封后需要盡快食用,并保證每次都把袋口扎嚴,以防受潮?;蚩煞旁诿芊夤迌缺4?。

竹蓀抗癌功效,吃竹蓀有什么好處,竹蓀的生長環境,竹蓀的營養價值,干的竹蓀怎么弄

1、竹蓀抗癌功效

竹蓀主要生理功能

1)、調節免疫功能:

竹蓀多糖可顯著提高機體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并可刺激抗體的產生,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2)、抑制腫瘤:

竹蓀多糖對癌細胞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腫瘤活性。據報道國外已開始將竹蓀多糖,作為原發性肝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藥物,用于二期臨床,結果顯示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

竹蓀中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

調節腸內菌群和輔助抑制腫瘤作用:膳食纖維可改善腸內菌群,使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活化繁殖,從而抑制腸內有害菌的繁殖,并吸收有害菌所產生的二甲基聯氨等致癌物質。膳食纖維還能促使多種致癌物隨糞便一起排出,降低致癌物的濃度。資料表明,膳食纖維可降低大腸癌、結腸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癥的發生。

竹蓀中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

硒是公認的抗癌元素,并被科學家稱之為人體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科學界研究發現血硒水平的高低與癌的發生息息相關。大量的調查資料說明,一個地區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癥的發病率有直接關系,例如:此地區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這個地區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實說明硒與癌癥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

2、吃竹蓀有什么好處

1、竹蓀營養價值很高。據分析,每100克鮮竹蓀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雞蛋),粗脂肪2.6%,粗纖維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還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鉀、鎂、鐵等礦物質。長裙竹蓀的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極為豐富,其中谷氨酸含量達1.76%,是竹蓀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竹蓀的子實體脆嫩爽口、香甜鮮美,別具風味,作為菜肴,冠于諸菌,堪稱色、香、昧三絕,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在菇類飲食文化中的各大菜系中,幾乎都有竹蓀名菜。

2、竹蓀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子實體中含有多種酶和高分子多糖,其多糖為異多糖,可增強肌體對腫瘤細胞的抵抗力,因此,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中醫認為,竹蓀性寒、味甘、無毒,有滋陰養血、益氣補腦、止咳化痰及減少腹壁脂肪積儲的功效,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冠心病、動脈硬化及肥胖癥等有良好療效,因此竹蓀在國際市場具有很高的聲譽,價格十分昂貴。

3、竹蓀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關?,F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3、竹蓀的生長環境

竹蓀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長裙竹蓀多產于高溫高濕地區,而同屬的短裙竹蓀則多長在溫濕環境。當孢子萌發形成菌絲,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取得營養,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菌絲體形成無數菌索,在其前端膨大發育成紐結狀原基,在適宜條件下,經過一個多月生長,原基形成菌蕾,狀如雞蛋。當菌蕾頂端凸起如桃形時,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先露出菌蓋,菌柄相繼延伸,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即停止伸長,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空氣相對濕度為95%時,菌裙生長正常,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并開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時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

營養

竹蓀為竹林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葉等為營養源。野生時多生長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質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黃泥土等。竹蓀營腐生生活,其菌絲能穿透許多微生物的拮抗線,能利用許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纖維素、木質素。因此,人工栽培時,可用竹木屑及多種農作物秸稈及少量無機鹽等,即可滿足其營養需求。[2]

溫度

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菌絲的生長溫度為4~28℃,最適溫度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長緩慢。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7~29℃,以20~24℃為宜,最適溫度為22℃;高于28℃,生長緩慢,生長勢弱;35℃以上,停止生長;低于15℃,發育減慢,菌球萎縮或出現畸形。這里所指的溫度,是菌絲和子實體生長所處的環境溫度,即培養基所處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實體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溫度。因為同一時間地表和地下的溫度有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地表的溫度高于地下溫度,離地表越深,溫度越低。栽培時要注意此點。[2]

濕度

這里的濕度包括培養基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及空氣相對濕度3個方面。竹蓀在生長過程中對濕度條件要求較高。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基含水量達60%~70%,低于50%,菌絲生長受阻,低于30%,則休眠或死亡。含水量高、通氣性差,都會抑制菌絲生長或使其窒息死亡。子實體形成要求空氣相對濕度達85%~90%,土壤含水量達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生長緩慢或表面龜裂,易產生畸形菇。

空氣

竹蓀屬好氣性真菌。無論是菌絲生長還是竹蓀球形成及子實體生長發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氣?;|或土壤中氧氣充足,菌絲生長或子實體形成都較快。沒有足夠的氧氣,竹蓀就不能很好地生長發育,菌絲生長緩慢甚至會死亡,子實體易產生畸形。[2]

光照

竹蓀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照,有光照會延緩菌絲生長速度。原基發生和子實體最后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以100~300勒克斯即可。光照太弱,影響子實體分化;強陽光直射,則導致子實體生長受阻、萎縮。

pH值

竹蓀喜偏酸性的生活環境。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料的pH值為5~6.0,pH值大于7.5,生長受阻。子實體發育階段pH值以4.6~5.5為宜。[2]

土壤

這里主要指覆土。竹蓀在菌絲生長階段,沒有土壤發育仍然良好,但到生殖生長階段即竹蓀球分化階段,沒有土壤,竹蓀球就無法形成,這可能與土壤的物理作用(鎮壓與機械刺激)和土壤中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關。覆土后菌絲供氧不足,被迫向土層伸長,有利于形成子實體。因此,覆土是竹蓀栽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4、竹蓀的營養價值

1. 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 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4]

3. 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4. 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恐怕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F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5、干的竹蓀怎么弄

方法很多的. 要看是什么樣的異味,

如果是正常的異味那就是干竹蓀的原味,沒什么 媽媽說放些醋或放些酒就好了! 醋和酒有去異味的效果

參考資料:聽媽媽的話 用水加鹽再加一點白酒泡幾個小時,味道會下去些。 投訴超市,叫他退貨還錢另加精神損失費

里面方法多得很 用水燒開,加2湯匙白醋,加2湯匙黃酒,有條件的話加2湯匙花雕~焯4~5分鐘可以撈出來,就沒有異味了 先拿水泡,然后放入開水中加花雕焯一下可去異味. 放酒放漿 假如已經煮到湯中了,就加入適量料酒或白醋,

也可以加蔥段去味。

下次制作前,最好先將干竹蓀放在溫水中浸泡,可以加入少量的鹽或茶葉。既可以去除味道又可以有淡淡的清香。 不要它了 那就不要它啦. 竹笙是一種食用菌類,葷素皆宜?肟誶逅???蚱潯舊砦尬叮?匭虢柚?咸啦啪蹩煽凇?

烹調前要經過浸發、氽水、煨,然后加以調味燴煮的工序處理。雖然步驟多,但不麻煩。

天然竹笙與人工培植的竹笙價錢相差起碼10倍,“質”與“味”也有差距。天然竹笙以赤白色為佳,長短參差不齊,菌身紗網結實而細致,菌裙短但裙網粗,浸發后不易爛,同時帶有草的幽香,嚼之爽脆。

人工培植的竹笙,色白,菌身長而潤、薄而松,菌裙長而疏,浸發后菌裙自動脫落,帶有咸酸菜味,爽中帶軟。浸發后的漲大成數,較天然生長的低。

菜譜名稱: 清醉竹笙

菜譜類別: 潮州菜

菜譜制作: 用料:

干竹笙50克,鮮雞殼1只,瘦豬肉200克,雞油25克,上湯40克,味精5克,精鹽4克,胡椒粉0.3克。

制法:

(1)將干竹笙用溫水泡發過,洗凈去掉黑色雜質,再用清水漂洗幾次,最后用開水泡一下,撈起擠干水分,一條一條擺整齊,用刀切掉頭尾,切為4厘米的段,放進燉盅內,加入雞油、精鹽。

(2)把瘦豬肉用刀切薄,再用刀尖扎幾個孔,雞殼洗凈、剁碎,飛過水去掉雜質,然后將瘦豬肉和雞殼蓋在竹笙上面,加入上湯,放進蒸籠炊30分鐘,取出后撿去面上蓋的瘦豬肉和雞殼,加入味精,撒上胡椒粉即成。

特點:

湯水清鮮,竹笙爽滑可口。

清燉竹笙

材料:竹笙70公克(干約4條) 面丸50公克 素香片50公克 芋頭 50公克 金珀(泡好)50公克 小香菇5朵 蓮子10公克 紅棗20公克(約8粒) 枸杞10公克姜2片

調味料:高湯5碗 鹽1/3湯匙 紅仁油1小匙

作法:

1.竹笙加水泡開洗凈。

2.面丸先入油鍋中炸表面呈金黃色。

3.芋頭切方塊,放入油鍋中炸過。

4.金珀泡好,擠干水份,亦入油鍋中炸過。

5.所有材料及調味材同入盅,蓋好放入大鍋中小火慢燉約1小時,取出淋上紅仁油上桌。

注:竹笙是一種真菌,天然生長,產于高山峻嶺竹林中的朽竹體上,是稀有的優質食用菌,質柔軟,味清香,是席上珍品。
無需注冊,5分鐘回復,50000名認證三甲醫生,98%用戶表示滿意。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9360.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小吃培訓班大全
    小吃培訓班大全【站長】 @回復

    竹蓀的營養價值,竹蓀怎么吃,竹蓀的做法

    竹蓀,竹蓀圖片,竹蓀湯,竹蓀價格,竹蓀鵝,竹蓀燉雞,長裙竹蓀,竹蓀種植,竹蓀批發,竹蓀產地,竹蓀圖,竹蓀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