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宜養肝和肺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4-15 23:02   869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春季養生,尤須注意肝和肺的保養。中醫認為,肝是剛臟,易于橫逆侵犯他臟;肺是嬌臟,易受他臟侵犯。按照五行學說,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

  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春季養生,尤須注意肝和肺的保養。

  中醫認為,肝是剛臟,易于橫逆侵犯他臟;肺是嬌臟,易受他臟侵犯。按照五行學說,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依次相生,相隔相克,保持著動態平衡的生理機制。由于氣候、情志、飲食等因素,造成某臟器生理機能的太過或不及,會破壞這種動態平衡,出現疾病。

  在我國的大中城市的醫院門診,大夫們經常遇到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每到春季,多有復發,成為活動性的遷延性、慢性肝炎;有支氣管擴張的宿疾,也多由于冷暖無常,引起復發咯血。還有哮喘病,人們往往只注意秋冬季節易于發病,而忽視了春季也是好發的季節。一方面,由于乍暖還寒的氣候,容易受涼;另一方面,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各種花粉也易于引起過敏而誘發。因此,春季保養肝肺,重在肝的條達、肺的清肅,就是要減少或避免使肝木偏亢、肺金受灼的因素。除了防寒保暖外,還要留意飲食宜忌、勞逸結合、情志安定等。

  在飲食上,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人有痼疾,其氣多虛。食筍更耗其氣,因虛而益虛,更易于發病。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食筍而引起咳嗽,導致咯血、哮喘的復發。雞能動風助肝火。春季正值肝陽上升時節,食雞就易動風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導致遷延性、慢性肝炎及高血壓等病的復發。春季宜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淡菜,益陰,可以滋水涵木。

  立春之后,可以適時服用一些滋補品。如銀耳,甘平,無毒,能潤肺生津,益陰柔肝。還有人們熟悉的菊花茶,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改變心肌缺血的功用。但是,久服菊花,疏泄太過,又會使肝木失于滋養。菊花可與桑葚同泡茶喝,桑葚具有養血柔肝、益腎潤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892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