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早春發病率最高,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
健康提醒
治療猩紅熱,青霉素的效果最好,但對青霉素過敏的病人,可改用紅霉素或潔霉素等有效抗生素。中醫認為,猩紅熱屬于溫熱病中"丹痧”一類,對抗生素療效較差時,可采用以涼藥為主的中草藥,如板藍根、連翹、馬勃、黃芩、金花、銀花、甘草等煎服,治療效果頗佳。
患猩紅熱的癥狀是:驟然發熱并伴有咳嗽、噴嚏、扁桃體增大等。起病24小時內,白耳后、胸腹部出現針尖大點狀猩紅色皮疹,并迅速遍及全身,指壓可退色,但口唇周圍卻不發疹,且相對蒼白,形成環口蒼白圈。舌苔初期為灰白色,2~3天后,苔脫呈鮮紅色,狀如楊梅,稱楊梅舌。發疹1周后,手和足都大范圍脫皮。
猩紅熱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尤其是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時期,傳染性最強,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但皮膚脫屑期則無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