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細嚼慢咽既有利于腸胃消化和身體健康,又可以防止發胖,尤其對于老年人,更要吃得慢一些。隨著年齡增加,食管內壁的彈性會減弱,不能適應突然擠壓,嚴重時食道可能被脹破,因此老年朋友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切不可囫圇吞棗。
吃飯的時候,在反復細嚼的過程中,由于條件反射,胃、腸、胰、膽便開始轉入活動狀態;待食物咽下后,胃、腸、胰、膽的分泌或蠕動便可以進入到活躍狀態之中,使消化過程順利進行,不至于產生暖氣、吐酸水、膽汁逆流等病理反射。這就像游泳運動員在岸上先做準備活動一樣重要。同理,有些中老年人吃飯過急,發生呃逆的癥狀,這種食道痙攣收縮,重要的原因是狼吞虎咽使食道沒有充分準備。
細嚼慢咽是中老年人需要養成的好習慣。細嚼慢咽除了能夠有助于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的協調,還有如下好處:
1.增進視力
日本口腔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喜硬食者視力較好,而視力差的人牙齒的咬合力量較正常人低。牙齒是口腔肌肉活動的感受器,當我們吃較硬的食物時,頜面部的肌肉收縮力加強,通過牙齒傳人中樞的沖動信號隨之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隨意動作的調控能力也有所加強。所以,喜硬食者,其視力、體質等狀況都比較好。
2. ,面色逐漸紅潤。但是,有的人長期養成單側咀嚼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對側面頰部失用性萎縮。從外觀上看,咀嚼側較豐滿,廢用側較瘦癟,從而失去了對稱美。
3.牙齒美觀清潔
咀嚼是頜骨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頜骨發育。古代人咀嚼運動強度大,因而頜骨發育較好,牙病也較少。現代人由于缺少適度的咀嚼,頜骨逐漸退化,從而在牙的生長過程中,常會出現"無地容身”現象——排列擁擠。
4.增強食欲
在一定程度上,食欲要靠味覺對食物的感受來增強。如果長期缺少有力的咀嚼運動,舌和牙齒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就會導致唾液分泌不足,不能很好地溶解食物中所含的味覺物質。這樣,不僅失去了品嘗佳肴的"口?!保疫€會使食欲逐漸衰退。
5.遠離胃病
咀嚼與消化關系密切,食物通過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得到初步消化。在食團未接觸胃酸以前,咀嚼引起的唾液消化作用可在胃內持續約30分鐘。但是,有些人吃飯習慣于狼吞虎咽,或常吃精、細、軟的食物,沒有進行充分咀嚼,致使唾液分泌不足,增加胃的負擔,久而久之,易患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