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秋高溫期問,一日三餐均以稀粥配以炒菜或米飯配備菜葉湯為宜。不要擔心營養不充足,因為這些半流質米飯和蔬菜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與糖,能完全維持機體各組織器官的活動機能也不要擔心攝入水分過多,因為在炎熱干燥時期,胃腸道也同樣燥熱,較多的水分進入胃腸后很快被人體吸收,在體內經過體液循環運轉后,通過小便、出汗排泄出去。
平時還應多吃些新鮮水果,可補充機體營養,而且,因其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汁液:具有防止胃腸食物黏結、潤滑腸道的作用,能防治燥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呆滯、便秘、糞石性腸梗阻、痔瘡及肛裂等。此外,適當飲些綠豆湯,不但能清熱降溫,而且能消炎解毒,防止皮膚毒瘡的發生。
三伏天仍要注意飲食營養三伏天最悶熱,人的胃腸蠕動減慢,食欲不佳。許多人認為,這時應少吃點或吃得清淡點兒。但是生理醫學研究表明,這種觀點不對,因為人在高溫環境下,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量會不斷增加。如果不思飲食,或只吃少量清淡食物,非但不能增加身體的抗熱能力,還會降低抵抗力,甚至誘發虛脫和中暑。
醫學家和營養學家一致認為,三伏天人們不應降低飲食標準,尤其是老年人,更不應減少飲食量和吃得過于清淡。要適當多吃一點優質蛋白質食品和新鮮蔬菜等,才能更有利于防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