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宜用哪些補劑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6-25 18:25   775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秋季氣溫轉涼,秋高氣爽,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由炎夏轉入涼爽的秋天,常覺得較舒服。但中醫理論認為,秋天氣候較為干燥,而秋燥易傷及人的肺臟,會出現口干、咽干、唇焦、干咳或氣促等癥狀。秋燥也易于傷陽,導致陰虛。

  秋季氣溫轉涼,秋高氣爽,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由炎夏轉入涼爽的秋天,常覺得較舒服。但中醫理論認為,秋天氣候較為干燥,而秋燥易傷及人的肺臟,會出現口干、咽干、唇焦、干咳或氣促等癥狀。秋燥也易于傷陽,導致陰虛。因此秋季進補的原則即為滋陰潤燥養肺,可選用下列中藥和中成藥因癥進補。

  (1)沙參。本藥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尤其是北沙參滋陰效果較強。可用于肺陰虛引起的干咳、咯血;胃陰虛引起的食欲不振、口干咽燥;發熱或高熱后傷津口干。入藥水煎服,每次10~15克。

  (2)天冬。又名天門冬。可養陰清熱、潤肺補’腎。用于陰虛肺燥、口干咽干、干咳少痰、咯血;陰虛低熱、午后潮熱、遺精盜汗、腳膝酸軟。水煎服,每次6~15克。

  (3)麥冬。又名麥門冬、寸冬。功效、主治、用法與天冬一樣。

  (4)石斛。1干,微寒,人胃、腎經??绅B陰清熱、清胃生津。用于陰虛津虧、腰膝酸軟,腎虛視力減退。本品能促進胃蠕動和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并能降低血壓、解熱、鎮痛。

  (5)玉竹。甘、微寒,入肺、胃經??绅B陰潤肺、益胃生津、養心。用于胃陰虛、萎縮性胃炎;肺陰虛、口渴咽干、咳嗽少痰、肺結核;冠心病、心絞痛等。

  (6)百合。價廉物美,屬秋季潤補良品,有養陰潤燥,清心安神作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等成分。百合品種較多,人藥以太湖百合為佳,對身體有補養作用,素有"太湖參”之美稱。

  (7)蛤士蟆油。屬動物性補品,來源于雌}生林蛙的輸卵管,俗稱田雞油。甘、咸、平,人肺、腎經。本品滋陰潤肺、補腎益精效果良好,適用于肺結核、咳嗽、吐血、盜汗及婦女產后虛弱等。

  (8)山藥。是一種平和之品,含有糖、蛋白質、膽堿、維生素c及多種氨基酸,其中糖蛋白水解后,有滋養效果。淀粉酶,能水解淀粉,幫助消化,與山藥補氣健脾作用相符。通常以淮山藥品種為佳。

  (9)茯苓。為菌類補劑,含茯苓酸、茯苓糖、麥角醇、蛋白質、卵磷脂、多種礦物質。具有健脾滋養作用,能改善神經、消化、呼吸等生理功能,還具有抗癌作用。

  (10)瓊玉膏。本品是由生地、茯苓、黨參、蜂蜜組成的棕黑色稠狀的半流質膏劑,有補虛健脾、滋陰養肺作用。適用于肺虛干喘、氣喘久咳、體虛瘦弱、肺結核、咯血、慢性咽喉炎、病后產后體虛。每日2次,每次I食匙。

  (11)二冬膏。本品是由天門冬、麥門冬、蜂蜜組成,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肺陰不足、肺結核、久咳干咳、老年久咳少痰、慢性咽喉炎、萎縮性胃炎等。每日2次,每次1食匙。

  (12)石斛夜光丸。由石斛、五味子、肉蓯蓉、熟地、麥冬、生地、黨參等25味中藥組成,有滋陰瀉火、疏風明日之功,主治陰虛火旺、視物模糊等癥。每日2次,每次6克口服。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993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