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時 養生保健要隨時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7-02 18:07   677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中秋時令,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中醫素有”秋冬養陰”之說。氣候轉涼,是養生保健的好時機,此時的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等養生,皆以”養收”為原則。神志安寧按照中醫陰陽五行

  中秋時令,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中醫素有"秋冬養陰”之說。氣候轉涼,是養生保健的好時機,此時的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等養生,皆以"養收”為原則。

  神志安寧

  按照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秋屬金,主斂肅,應于肺。特別是在秋風蕭蕭、秋雨綿綿的肅殺時節,人的情緒波動很大,容易受到壓抑,產生悲憂之情緒。所以,秋季養生要注重修身養心,并按照自然規律"養收之道”,安情緒,斂神氣,清肺氣,順應秋氣之變。

  秋季憂和悲的情志容易傷肺,這是因為二者與肺有密切關連。人在強烈悲哀時可傷及肺,出現干咳、氣短、咳血等癥。對此,專家建議,情志養生要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懷要寬闊,情緒宜樂觀。要淡泊寧靜,知足常樂,萬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內守,人則長壽。在精神調養方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

  專家還提出,工作之余,常常讀書繪畫、種花垂釣等,均有助于陶冶性情,培養樂觀性格。秋季是旅游的黃金季節,可登高望遠,應秋氣以收斂神氣。

  防燥潤肺

  在秋燥當令之時,應保持飲食清淡、環境溫潤、大便通暢、睡眠充足。同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苑惠清的秋季養生觀點。

  秋季是收獲季節,人也開始收藏津液。本來肺主水,水生津,肺金易被燥邪所傷,加上秋燥,人們容易患許多肺部疾病,如肺結核、流感等。因此,秋季食養以防燥滋陰、養腎潤肺為主。無論是對食物的選擇、調配,還是服食方法、宜忌等,都應時時保護肺津。

  人體的五臟按中醫理論來說是密切相關的,腎主水,是人體全身陰液的來源,補腎水其實就是間接補肺金。對此,她建議多喝開水、茶水、菊花茶等,適當補充水分,給呼吸道一個濕潤環境,以潤養肺陰。脾主運化,是后天營養的來源,補腎的同時不能忘了健脾。

  宜吃甘酸

  即少食蔥姜蒜、辣椒、花椒、大料等辛燥之品,多食藕、荸薺、菊花、蜂蜜、山藥等生津潤肺健脾之品。同時,多吃深色蔬菜和富含纖維素的青菜,以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秋天燥氣當令,易出現口干唇燥癥狀,加上"白可入肺”的特點,可選燕窩、銀耳、百合等不燥不膩食物。

  中秋佳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如何選擇月餅呢?專家建議由于月餅糖多脂肪含量高,一般不宜多吃,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食用。

  輕松平緩

  秋季養生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體質虛弱者要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復體力。

  運動能增加肺的功能。經常鍛煉的人,由于肺臟彈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多30%左右。因而使人體獲得更多的氧氣,并促使胸肌發達,從而有助于預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鍛煉時,要適應氣候變化,適當增添衣物,預防感冒。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松、全身能得到活動的運動,如步行、太極拳、慢跑等。而對于年輕力壯、身體又好的人,可選擇運動量大的鍛煉項目,如長跑、打籃球、踢足球等。

  此外,每個人工作性質不同,所選擇的運動項目亦應有差別,如售貨員、理發員等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在運動時不要多跑多跳,應仰臥抬腿;而伏案工作者要選擇一些擴胸、伸腰、仰頭的運動項目,又由于用眼較多,還應多做一些望遠活動。總之,體育項目的選擇,既要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適合自身條件,又要順應時令,注意養陰。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3006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