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做法大全】老爸拿手菜 之 豪邁的新疆清燉羊肉(羊湯美味秘笈)
(今天的菜肴由老爸一手完成,我只負責見縫插針的拍照片)
周日的下午,好不容易盼來了一點陽光,心情跟著變得明媚,炒了兩個菜,吃了大半碗米飯,坐下來,試試在白天寫文是怎樣的感覺,我猜想此時的腦袋應該比晚上來的清醒:)今天的菜拍攝于寒假我家的餐桌,在家拍照沒有太多精心的背景布置,老爸老媽等著開飯,我也就是對著大家面前的飯碗匆匆抓幾張,然后就和爸媽一起沉浸在好滋味的晚飯中了。
看著帶回來的各種美食的相片,決定第一篇發老爸的清燉羊肉,正是倒春寒的時候,現在喝點羊肉湯還能暖和暖和,等到天氣真正回暖,就該喝更加清淡的湯水了吧。
我曾在以前的博文里曾經提到過,老爸有那么幾道拿手菜,一道炒烤肉,一道清燉羊肉,還有就是新疆的湯飯揪片子。這三道之中,湯飯是我家冬日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雖然好吃,但由于吃到太容易了,我并不是特別稀罕,相反的,今天要上的清燉羊肉我大概至少兩年沒吃了,昨晚整理圖片的時候看著看著還饞的流口水呢。
在我家,只有我和我爸吃羊肉,母親和我的姨姨們從小受外婆的影響,總覺得牛羊肉很膻,幾乎不沾。所以老爸的拿手菜中兩道都和羊肉有關,大概也是因為母親拒絕料理羊肉給鍛煉出來的。
記得小的時候,每年入冬以后單位就會發一只或半只羊作為福利,切塊凍在陽臺上,我和我爸可以吃整整一個冬天。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單位不再發羊了,鑒于家里有不愛羊味的老媽,老爸也極少主動買羊肉。今年我走之前,一個朋友從塔城回來,帶給我一個羊腿,連帶一部分肋條肉的。是一只小羊,沒什么肉,肋條的部分剛好夠燉一鍋,剔下來的純肉部分剛好炒了一盤。
喝這碗湯的時候我就在想,人對美食的評價標準形成于童年的飲食習慣一點也沒錯,對我來說清燉羊肉最美味的做法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老爸版本。后來的日子里,也品嘗過許多的羊肉湯,其中不乏名廚掌勺價格不菲的湯品,但在我心里卻沒有一款能夠和老爸的羊肉湯相媲美,今天將這款伴隨我長大的美味羊湯和大家分享,希望朋友們也能夠喜歡。
老爸牌羊肉湯特點:
近半小時的清漂工作打造出我喝過最干凈清爽的羊湯口味,食材簡單,在除去膻味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羊肉本身的鮮味。
材料:
羊肋骨若干、花椒數粒、干辣椒根據個人口味備一些、皮牙子(洋蔥)至少一個,鹽適量、姜幾片
步驟:
處理羊肉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老爸操刀,我只有看的份,沒有操作就沒有心得,僅提供實拍圖片供大家參考。
處理前的羊肉
后面的過程主要是將腿肉和肋骨分離
1、處理好的羊肉用清水洗凈
2、將羊肉放入高壓鍋,添足量的清水,一次添夠。我爸采用高壓鍋主要是因為夠大,在燉湯的過程中并沒有用到高壓鍋的壓力功能,鍋蓋只是輕輕蓋上。如果家里有夠大的湯鍋我認為可以代替壓力鍋。
3、大火煮開后就開始漂去湯表面的血沫子和雜質。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也是我最愛這款羊湯的原因所在。
漂沫子有三種方法
a、用專門漂沫子的濾網(和普通濾網比更為細密,網身弧度較小,接近平面)在湯中掠過,但這種方法不適合于這款湯,因為這款湯要反復漂沫子十幾二十分鐘,最長時將近半個小時,濾網劃過湯體帶出污物后需要除去網上的污物才能重新放入湯中,這樣無形間增加了工作量。
b、直接用勺子在湯表面舀出污物,如下圖,比較方便,但容易浪費湯。
c、如下圖,舀起浮沫倒在普通的濾網上(豆漿機用的濾網就行,雖然不如專用撇浮沫的濾網細密,但弧度較專用撇油網大,可以承受反復過濾的大量雜質,且羊湯雜質體積較大,普通的濾網已經可以阻攔)
在撇浮沫這個環節要注意三點:
一是要將湯大火燒沸,燒沸的湯浮沫才會不斷的翻滾上來
二是撇沫的時機,要早,浮沫一出現就要開始撇,如果再多煮一會兒雜質化在湯里湯就會變渾濁,口感不清爽且有不好的味道,如羊膻味,整個湯的品質就大打折扣。
三是浮沫要漂多久。我爸是男人中少有的細致有耐心的人,要么不干活,干活就極為講究,有點完美主義,對于這款湯,要做出他要的口味來他都是堅持站在鍋邊漂沫子將近半小時。最后浮出來的沫子其實已近很少可以忽略不計了,但即使這一點他也堅決要漂掉。我在旁邊拍了一會兒就失去耐心了,跑到一邊玩去了,但老爸愣是一個人又在那站了二十多分鐘,直到他確定沒有一絲多余的浮沫和雜質了。
4、保持小火煮一會兒以后一次放入花椒、干辣椒皮和姜片。花椒和姜是不能少的,但干辣椒皮則根據個人喜好增減。雖然放了這許多,但喝湯吃肉時我依然不覺辣味,不能吃辣的就省略好了。
5、蓋上鍋蓋,需要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中途放一次鹽,同時準備兩個洋蔥,隨意切一下備用。
6、待一小時之后,用筷子插到肉里試一試肉是否能插透,如果可以就準備起鍋了。一般一個小時多幾分鐘就差不多了,也不能煮的太爛,最好是肉不會很硬,但咬下去還能聽到輕微的咯吱聲,這樣的肉才有吃頭。放入切好的洋蔥,再將湯大火煮開一分鐘。關火。羊肉湯制作完畢。
我家通常是先吃肉,再喝湯。因為老爸精心的制作,羊肉的膻味被降到了最低,幾乎不碰羊的老媽也吃了幾口。
每人碗里都有幾根骨頭。老爸吃了兩碗,后來我和我媽吃不掉的也都放他碗里了。看我爸吃肉我就很開心,我喜歡男人飯量大一點,兩個人吃飯的時候可以把我吃不下的統統放他碗里,像我爸這樣。
除了肋條肉還有一些大骨頭,這時比較專業也比較豪邁的吃法就是拿英吉沙小刀割著吃。
我小時候吃清燉羊肉總喝湯不吃肉,因為我更愛炒烤肉,清燉羊肉顏色太淡了,激不我的食欲。如今懂得品味羊肉的鮮美的我也能吃幾塊純肉了,但總是少不了切一些生的皮牙子在一邊,這樣一口羊肉一口皮牙子才不會膩。
我喜歡喝這漂了半個小時的湯,完全不油膩,單是聞著就能感受到它純粹而無雜質的鮮味。小時候一碗清湯泡一個掰碎的饅頭就吃得心滿意足。所以我喜歡西安美食,但獨對羊肉泡饃沒有太多興趣,大概也是因為偏愛童年時自家羊肉湯的味道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