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特色小吃:新興園蒸餃
簡介
新興園蒸餃,是吉林的有名的主食風味,河南街新興園元籠蒸餃久負盛名,迄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餃子外型美觀,個頭均勻,皮薄發亮、筋道、鹵汁多,滋味鮮美,食時配上一碗清湯,很受顧客歡迎?,F已列入吉林面點譜。
歷史文化
1894年,董世昌開辦一家小飯館,叫董家飯鋪。 1901年:董世昌將王兆元、王兆吉挖到他的飯店。王家哥倆把在山東學會的圓籠蒸餃引入該店。當時的餃子館是吉林非常有名的飯店之一,俗稱王家餃子館。1920年:王兆元、王兆吉哥倆接管了飯店,在河南街西段租用三間門市,取名為“天怡興”,以經營蒸餃、醬肉為主。兩兄弟不斷創新餃子制作工藝,研制了搟皮新工藝,三下一個皮,搟的餃子皮皮薄均勻不硬心,被稱為一絕。1935年:“天怡興”飯店擴建新店,由河南街的西頭搬到了現在的東頭道北,店址就是現在的位置。由當時的著名廚師韓鈺掌勺,主要經營圓籠蒸餃,增添了熘炒菜,包辦酒席,店號以韓鈺的鈺字為名,從此“天怡興”改為“天鈺興”。1948年:吉林解放,當時的商會派曲韻芝、楊長興到“天鈺興”飯店工作,推曲韻芝為經理(其丈夫是王氏兄弟的伙計),特聘老掌柜王兆元參與企業的質量管理。1950年:在原“天鈺興”飯店基礎上,在原址重新開辦餃子館,取店號“新興園”。1956年:市政府批準公私合營,新興園餃子館合并到市飲食服務公司江城飯店。在此期間,店名曾一度改為河南街餃子館(經營位置未變)。1962年:市飲食服務公司為了保持王家餃子館這一傳統品種,將新興園餃子館從江城飯店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經營單位。 1989年:新興園蒸餃獲商業部“金鼎獎”稱號。1997年:獲中國烹協“中華名小吃”稱號。1999年:被省烹協授予“百年老字號”稱號,吉菜名店,餃子宴獲吉菜名宴稱號,獲國內貿易部中國名點稱號。
新興園蒸餃
原料
醬油50克,豬油25克,芝麻油15克,蔥花50克,姜末7.5克,味精1克,花椒面D.5克, 精鹽1.5克。精粉500克,豬肉250克,青菜250克。
做法
1、將豬肉剁成餡,加入醬油、精鹽拌勻,再放入花椒面、豬油加入水向一個方向攪動,至攪勻為止,把青菜洗凈剁碎,擠凈水分,放在肉餡內加入味精、蔥花、姜末、芝麻油拌勻成餡。
2、把精粉放在案板上用開水燙熟拌成雪花狀,揉成面團,揉勻搓成長條,下成50個劑子,撒點干面按扁,搟成圓形薄皮。
3、左手拿皮子,右手抹餡,然后用手順餃子皮邊,從右到左捏合在一起,做成月牙形的餃子。
4、將餃子擺在展內蒸10分鐘左右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