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發現,60歲以上老年人皮膚上敏感的觸覺點數目顯著下降,皮膚對觸覺刺激產生最小感覺所需要的刺激強度在年老過程逐漸增大。老年人溫度感覺和痛覺也較遲鈍,有些皮膚區的這些感受小體幾乎完全喪失。而且,老年女性痛覺敏感度隨年齡增大而降低的現象比老年男性更明顯。
有研究還發現,老年高齡者不但對室溫敏感度降低,而且自己身體的溫度也隨增齡而降低。甚至有部分高齡老人身體深部的溫度低于體表,剛剛排出的尿液溫度低至35.5℃,而體表測出的體溫并不低。這部分老年人對室溫變化的感覺非常遲鈍,很低的室溫也不覺冷,因此對他們應細心照顧。
臨床實踐證實:尿液溫度低到35.5℃的老年人患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而使得老年人對溫度敏感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外周動脈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狹窄,血液循環受到影響,血管對冷熱反應變得遲鈍,因而影響體溫的調節。這也是老年人遇冷易發生感冒,遇熱容易中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