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肝護肝之方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4-28 20:00   1,076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同時春季也是所有生物推陳出新、生機盎然的季節,人的肝氣亦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正是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傳統養生學理論認為”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同時春季也是所有生物推陳出新、生機盎然的季節,人的肝氣亦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正是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

  傳統養生學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說明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故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保養肝臟為主。

  杏林箴言說:"春令進補有訣竅,養肝明目是首要?!比绻蔚母喂φ?,人體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工作。肝開竅于目,若肝血不足,則易使兩眼干澀,視物昏花,春季應以養肝為先。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站。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重視春季養肝、護肝,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精神調養

  肝氣要順應自然,首先必須重視精神調養,保持心情舒暢,如果思慮過多就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誘發肝病或導致原有肝病的復發和加重,所以春季應重視調節情志,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情緒。肝喜疏惡郁,生氣動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舒,怒則傷肝,處事宜制怒,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寬善待人。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對肝臟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春天,人們常會出現"春困”,中醫認為久臥傷氣,久睡會造成新陳代謝遲緩,氣血循環不暢,吸收和運載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所以不能貪睡。

  飲食調養

  春天是肝火旺盛的時節,多吃酸性的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因此,春日宜多吃清淡、味甘性平的食物,如大棗、菠菜、花生等。補肝可用雞肝,補血養肝。平日多喝水,增加循環血量,有利養護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喝茶也可起到清肝火的作用,如綠茶、苦丁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肝陽旺盛的人,在春天容易頭痛、眩暈。所以春天的配膳宜滋陰補血,以防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蛇x用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檸檬、梨、綠豆和芹菜。

  芹菜粥:大米100克,加適量清水,煮至半熟,再加入洗凈切碎的連根芹菜120克,煮粥至熟食用。用于肝火頭痛、高血壓。

  杞子茶:杞子6克(干品),可用開水泡飲。有養肝明目、防眩暈的功效。

  枸杞粥:取枸杞子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同煮成粥,早晚食用。補肝腎不足。

  初春寒氣仍較盛,少量飲酒有利于肝陽開發,但過多飲用易傷肝(尤其是烈性酒),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有限,人體每天每公斤體重僅代謝1克,超過了就會危害肝臟,故酒宜少飲。

  常言道,"疾病三分治七分養”。除了適當的運動,肝病患者應注意養生方法。建議肝病患者飯后應臥床半小時,使血液集中于胃、肝、腸部,以利于肝臟血液循環。實踐證明,每餐飯后左側臥半小時,中午保證1小時午睡的肝病患者,有助于疾病康復。

  運動調養

  春天是萬物復蘇,風和日麗的季節,樹林、河邊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較多,對人體非常有益,人們應盡量多到這些地方去活動。根據自身的體質,選擇適宜的體育鍛煉,如打拳、做操、垂釣等,以改善體內代謝循環,采納自然之氣以養陽。運動鍛煉可促進氣體交換,舒通氣血,增加肝血流量,讓肝有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運動鍛煉忌大汗淋漓,發汗過多會耗人心血,損人陽氣。

  每日護肝保健操

  揉大敦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大敦穴(大腳趾靠第二趾一側的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腳大敦穴,手法同前。

  按太沖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腳太沖穴(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并前后滑動,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腳太沖穴,手法同前。

  揉三陰交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后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推搓兩肋法 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9111.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