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宜引補,冬再進補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6-15 18:44   1,041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冬令時節,不少人一吃補藥,就出現口舌生瘡、失眠、胃脘疼痛、腹脹腹瀉等癥狀。中醫認為,此癥狀屬”虛不受補”,多因體質虛弱,不能承受補品,進補后,往往會引起消化不良,進而影響吸

  冬令時節,不少人一吃補藥,就出現口舌生瘡、失眠、胃脘疼痛、腹脹腹瀉等癥狀。中醫認為,此癥狀屬"虛不受補”,多因體質虛弱,不能承受補品,進補后,往往會引起消化不良,進而影響吸收機能,導致機體營養不良,氣虛血弱;氣虛血弱反過來又影響消化吸收機能。這就是吃了補藥補品后為什么會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

  其實,虛不受補癥狀是可以改善的。根據秋天季節特點和補品性味,服食平和補品以增強體質,中醫稱之為"引補或底補”,簡單的一句話就是:為冬令進補打好基礎。

  進補講科學,專家建議,秋季引補以食補為宜,可食用芡實、山藥、大棗、龍眼肉、百合、苡仁等,皆有補益氣血、健脾補腎和調理脾胃的作用。

  另一方面,體質較虛者還可適當多吃一些瘦豬肉、牛肉、雞肉以及蜂蜜、蜂王漿、牛奶、雞蛋、豆漿、紅棗等,此類食品有扶正祛邪的功效;還可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服用生曬參或西洋參,以補氣生津、健脾安神。同時,患風濕病的體弱年老者,在冬季的多發病,凡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寒濕痹阻所致者,如能在秋季服用獨活寄生丸以扶正祛邪,則能在冬季拒邪于體外;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哮喘等癥,為肺脾兩虛之病,冬季寒冷時常使咳嗽、氣喘加劇,如能在秋季服用蛤蚧大補丸,并食用核桃肉等,以補肺益腎納氣,則可減輕在冬季的發作癥狀。

  中醫強調,秋季引補是秋季中醫養生要旨之一。秋季引補不僅補養了身體,而且作為冬季進補的先導,使人體逐漸適應補品的作用,在冬季進補時更加易于接受,這就不至于發生虛不受補的現象了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963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