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見病有哪些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6-26 20:30   849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炎暑已過,秋季來臨,從立秋到立冬前一天為秋令,而以秋分為季節氣候轉變的環節。此時呈現早晚涼,中午熱的天氣,所以也有”秋老虎”的稱號。由于天氣有熱有涼,因此秋天疾病非常復雜。其中還有不少是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炎暑已過,秋季來臨,從立秋到立冬前一天為秋令,而以秋分為季節氣候轉變的環節。此時呈現早晚涼,中午熱的天氣,所以也有"秋老虎”的稱號。由于天氣有熱有涼,因此秋天疾病非常復雜。其中還有不少是由于夏天受暑未發的疾病,如休假外出,日曬雨淋,旅途勞累,生活不適,回來后更易發生這類疾病。

  一般來說初秋疾病仍可按夏天法則來醫治,如"伏暑”病,這種病是由于夏天受暑,潛伏下來,到秋天因受涼誘發。初起忽冷忽熱,像發瘧疾,大便多溏瀉而不爽快,多數發燒。頭痛,嗓子疼,胸口憋悶,心內覺得煩熱難受。治療應用香薷、藿香、銀花、連翹、牛蒡子、六一散、杏仁、生薏米等,切忌純用苦寒瀉火而忘掉清利替濕這一面。不然的話,發燒不退,遷延時日。

  其次是濕溫病,其特征是發燒有汗不退。頭暈、胸悶、惡心、口渴但不想喝水,兩腳怕冷疼痛,舌苔厚膩、預防此病首應注意飲食衛生,有汗時不要馬上入水游泳。治用芳香化濕,清利濕熱,如僮香、厚樸、半夏、茯苓、杏仁、白蔻仁j生薏仁、滑石。藿香正氣丸也可服用。

  秋燥,這是由于感受秋天燥氣而至的。證見咽干唇燥,甚至裂口出血,異燥,咳嗽少痰或干咳,目赤,皮膚干燥。治用辛涼甘潤,如桑葉、桑皮、杏仁、貝母、梨皮、豆豉、梔子。熱盛加石膏,陰傷加沙參、麥冬。秋梨膏、養陰清肺膏也可服用。

  俗話說:

  "瓜果梨桃要少吃,免得秋季生瘧痢。”痢疾也流行于秋季,中醫有"無積不成痢”之說,所以治痢疾初起總以導滯消積為主,重點在清掃腸胃積滯,成巧如木香擯啷丸、幟實導滯丸,香連丸、黃連素等。

  總之,秋季漸涼,要少吃生冷,避免受寒,諺語說"白露身不露”,雖然天氣有時燥熱,如交了白露節就不要再光膀子、打赤膊了。另外,吃蟹時要用醋調姜末,避免吃蟹中毒。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9955.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